预计4月CPI、PPI同比涨幅分别为2.67%和6.69%;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胀压力将逐步从企业传导至消费端
受大宗商品和居住价格上涨推动,4月物价涨幅将温和攀升。财新传媒的最新问卷调查显示,受访的18位经济学家及研究人士,对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预测均值为2.67%,高于3月的2.4%。
4月CPI涨幅预测的最高值为2.9%,最低值为2.5%;当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的预测均值为6.69%。
财新传媒本月初向20多家证券公司、商业银行和高等院校的研究人士发出调查问卷,共获18份有效反馈问卷。国家统计局将于5月11日(本周二)公布4月的CPI和PPI等统计数据。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由于季节性回落,4月食品价格可能下降0.5%,而成品油价格上调和居住价格上升,则会导致非食品价格环比上升0.2%-0.3%。综合来看,非食品价格上升和食品价格下降相互抵消,4月CPI环比增幅可能为0;由于基数因素,CPI同比将略有上升。
高盛高华证券也认为,近期通胀压力正在上升,除非货币当局采取更加严厉的紧缩措施,5月CPI将突破3%的关口并继续上升。
虽然4月CPI同比增幅可能仍较为缓和,但PPI将升至更高水平,通胀压力在企业层面已经比较明显。接受财新传媒调查的经济学家对4月PPI的预测均值为6.69%,其中,最高值为8.0%,最低为5.9%。3月PPI同比上涨5.9%。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博客)认为,PPI 快速反弹主要是由于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这些商品的价格在一年前大幅下跌,随后在中国旺盛的国内投资和对进口原材料的需求带动下强劲反弹。随着基数效应逐渐减弱,PPI 应该会在未来数月企稳。
历史数据显示,在投资较为旺盛的年份,PPI的快速上涨都会在6至12个月后传导至CPI,从企业层面传导至消费端层面。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