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刘新华昨日在重庆资本市场创新与发展论坛上指出,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优化配置资源功能,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国民经济的广度和深度,加快利用资本市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加强资本市场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推动地方经济平稳发展。
刘新华说,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力支持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20年来,我国资本市场通过深化改革与创新,逐步解决了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形成了市场发展的动力和合力。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深化新股改行改革,积极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顺利推出创业板,依法严厉打击市场违规行为,市场改革、创新取得了重要突破。股指期货的推出和融资融券试点的开展,改变了我国股票市场长期以来的单边运行格局,丰富了市场工具,进一步完善了市场运行机制,必将有利于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广度和深度扩展,资本市场整体结构和质量明显改善,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截至今年3月底,沪深两市共有1807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27.5万亿元,我国股票市场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股票市场。
刘新华指出,资本市场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对于资本的形成、积聚和流转发挥着巨大作用。一是资本市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担负着重要使命,面临着宽广的发展空间。资本市场可以积聚大量资金,不仅开辟增量资金来源渠道,又可以盘活存量资源,促进资源向优势行业、优势企业和产品集中。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资本市场将对我国经济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推动企业提高竞争力,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作用。三是我国发展战略需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作用。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企业,正在成为引领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与其他融资渠道相比,资本市场能快速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需要的风险资金,实现科技成果向现代生产力转化,构建科技资源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四是提高金融体系运行弹性需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改善融资结构的优势。20年来,有14家商业银行、3家保险公司、13家证券公司通过境内资本市场改制上市,大幅度充实了资本金,有效提高了资产质量,完善了公司治理。要通过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进一步扩大直接融资,改善现有的融资结构,促进全社会金融资产的合理配置,不断增强维护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安全。
刘新华强调,要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国民经济的能力,要不断发展服务内容和形式,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要完善市场基础建设,夯实市场稳定运行的内在基础,健全新股发行机制,加强对询价、定价制度的监督。完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定价机制,提高并购重组的质量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市场透明度,完善市场价格发现机制和资本约束机制,提高市场的运行效率。二要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升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要稳步发展壮大主板市场和中小板市场,加快发展创业板市场,增强资本市场对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推动场外市场建设,逐步扩大资本市场覆盖面。进一步推动债券市场发展,推动建立统一互联的债券市场。积极探讨境外企业境内上市制度安排,创新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渠道。三要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拓展市场发展广度和深度。融资融券试点和股指期货推出后,要始终把化解风险、维护广大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作为监管重点,及时完善市场规则,审慎稳妥地扩大试点范围。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