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大学生的其他话题……

返回大学生……


我收藏的爽吧……


湖乡米贵

1 湖乡米贵
babywode2010-10-14 02:35:29 发表
“收不到粮食了。”胡先霞郁闷地说。
作为湖北监利县尺八镇的粮食收购大户,胡先霞发现今年的粮食收够非常困难。即使把收购车开到农村各个家门口甚至田地边,并给出了每斤1.2元的价格,很多农民还是捂粮不卖。
“有的时候还跑空车,收不到粮食,这个情况在过去少见。”10月13日,他对记者为难地说。
胡先霞的为难,其实是中国今年粮食和棉花等农产品价格上升较快的一个缩影。湖北是九省通衢之地,千湖之省,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不过,这一地区的粮食价格却在快速上升。去年此时收购中稻(湖北的一季稻谷,不同于2季的早稻和晚稻)是每斤9毛钱,今年涨了30%。由于每100斤稻谷可以产出70斤大米,按成本核算最低米价也不会低于1.8元,加上合理利润,大米最终价格要远远高于2元每斤。
国家统计局将于10月21日公布9月份的农产品和居民消费价格数字。目前一些机构预测认为,9月份价格走势仍处于高位。农产品价格上升的背后,是中国工资上涨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加快的一个表现。
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专家吴要武告诉记者,中国自从2004年就出现民工荒的问题,迄今已经有6年时间,几乎年年工资都在上涨,特别是今年变化较大。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变化,其实是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的显示。预计劳动力供不应求的情况未来将更加严峻。
此前有研究认为,2012年中国的劳动力总量将达到顶峰,然后开始下降。面对此种供求关系的拐点,中国如何面对此种市场形势的重大变化,尚需要尽快研究。中国农产品未来的价格,可能会与劳动力成本达成一个均衡点。
“是不是像韩国大米几十块一斤,牛肉几百块一斤,还难以说。但像蔬菜这样的劳动密集型生产行业,未来价格不会低,发达国家都是菜价高于肉价,1个人可以养几万头牛,蔬菜不行,中国会不会很快出现,要等待观察。”吴要武说。
粮棉一日一价
收购粮食难,在农民那另有解释。
离尺八镇不远的沔城镇熊三娥夫妇告诉记者,今年中稻收购和棉花一样,基本上是一天一个价钱。
8月份棉花上市,价格是每斤3.4元,比去年2元收购价就跳涨不少。此后价格不断上升,有时1天要上涨1毛钱。目前每斤棉花价格已经达到5元以上,比去年几乎要涨1倍。
中稻涨价要慢一些,刚从水田收上来的湿稻价格就是每斤9毛2,而去年中稻晒干后才卖9毛3。但今年目前晒干的中稻价格已经是每斤1.15元-1.2元。“中稻是每三天涨1分钱,棉花是每天涨3分钱。” 熊三娥的丈夫明友对记者说。
不过对于农民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而获得收益的看法,他们并不同意。
今年,湖北粮棉大县仙桃和监利都受灾严重,特别是水稻种植时遇到低温,8月份又有一次高温,棉花却遭遇到很大的雨水。这使得棉花和粮食都受灾严峻,普遍减产20-30%,而一些地势较低的棉花因为水淹,几乎没有收成。
“棉花和水稻减产,即使价格提升,也没多大收益增加。”明友对记者说。
工匠每天工钱过百
不过,明友还告诉记者一个原因。即便粮食和棉花增产,价格也有提升,但农民仍不会太愿意种地,主要原因是,目前打工的收入要多得多。除了种地之外,明友每年打工的收入大约能有2万多元。但每年人情开支3000多、子女读书的1万多元、再加上生活费用,也还是几乎所剩无几。“儿子很快就要上大学,以后每年的开支更大,估计要2万多。”明友对记者说,“现在最紧要的就是尽快攒钱。”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他作为瓦匠师傅每天的收入是100-120元,外加一顿中餐和一包烟,而前几年才80元一天。
“每年大工(瓦匠)的收入都在增加,幅度在10%左右,目前监利很多地方瓦匠收入已经是120元/天,我们这里也快要涨到这个价格了。”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湖乡米贵
babywode2010-10-14 02:35:29 发表
明友还透露,不只是工匠的收入在涨,连抽的烟也在变化。过去是做工一天给一包白沙烟,最便宜的每包才4块。现但在都不用这个,而是抽湖北本地产的红金龙,一包要卖6块钱。中午提供的中餐也是必须要有肉和鱼。工地离家远的话,还要有专车接送。
受此影响,小工(配合瓦匠和灰和递砖瓦的工人)每天的收入也涨到70-80元/天,过去几年才30-40元。受工钱涨价的影响,农村盖一个100平方米二层的楼房的成本已经从过去的10万元增加到目前的15万元,随着各项费用的上涨,不久甚至可能需要20万元。
但是明友作为打工日收入100元的价格,并不是用工价格中最高的。沔城镇七红村的60岁老汉谭尚华,家里有几十亩田地和藕池。由于挖藕技术高,多年来一直被人请到外地挖藕。
附近的排湖藕场,请他挖藕的价格是每斤4毛钱,最高时达到5毛钱每斤。这样他每小时挖出200斤,收入便有100元。此外,还需要负责烟酒吃饭和专车接送。由于挖藕的劳动力成本就达到每斤5毛,因此农村的莲藕价格也已经涨到每斤2元钱。
但是这样的收入谭尚华并不以为然。“这个工作不是谁都能做的,太苦太累。真愿意干的人并不多。”谭尚华解释说,“每天也就干3个小时左右,还要休息好,必须有车接送,否则没人去。”
谭尚华家里,也有不少水稻田。和明友的看法一样,每亩(约666平方)水稻即使产量1000斤,去掉农药和化肥成本,实际收入也才500元。棉花是每平方能收1斤籽棉,去掉各种开支,每亩棉花也才挣了1000-2000。对比每天乃至每小时打工近百元的收入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谭尚华告诉记者,目前挖藕的都是40岁以上-65岁,甚至更大年纪的人,未来随着这批队伍退出历史,挖藕的年轻人减少,势必导致莲藕价格继续上升。“实际上这个挖藕的价格,本来已经在当地被视为打工的收入,和在城市做工是一样的。”
农村劳动力短缺
劳动力短缺的现象,不仅存在于城市,在农村也逐渐体现。目前农产品价格上升,一部分原因也是农民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表现。记者在农村进行调查走访了解到,目前即使在湖北仙桃、监利、潜江这些粮棉大县,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较快,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多,劳动力成本也已经出现了快速上升的势头。
湖北亚利服饰公司董事长陈明全告诉记者,该公司目前全年的订单做不完,但是去年有900个车工,今年只剩下550个,尽管到9月份,员工平均工资达到2475元,比09年同期的1500元左右,增加了60%,但是还是难以招到员工。
主要原因是,很多到沿海打工的农民工开始到乡村自家办厂,目前出现几百上千个作坊车间,“遍地开花的小服装厂,仅仅开出1600元的月工资,但是因为是在自家门口上班,这吸引走了大量的员工”。陈明全说。
他透露,今年以来服装原材料价格上涨30-40%,但是员工工资上涨太快,使得企业目前亏损达到200多万,但是还不能停产,因为停产则意味着很多订单消失和被转移,以后更是无法开工。
而监利、仙桃、潜江等地前往沿海打工的农民工收入更高,这使得当地农民工面临更多的选择,因此无论是在外地,还是本地,都很短缺。比如宁波东伊顺公司总经理建斌是湖北本地人,招募和介绍了上百名湖北籍农民工到宁波、杭州工作。他告诉记者,企业今年有3个新开的饮食店生意非常好,但是根本就做不出来,原因是缺人严重。比如10月12日一个旅游团来了100人,但是一个店只能满足70人的座位。目前还有几个店因为缺人,难以营业。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湖乡米贵
babywode2010-10-14 02:35:29 发表
目前一些厨师税后收入是4000多元,吃住保险全上,实际月收入在五六千元。一般员工前来也有基本工资1100多元,加上吃住等加起来,近2千元的工资,但是也很难吸引人。最关键是,很多80后、90后的员工,吃住安排稍微怠慢就走人。“一个员工吃早餐来迟了,早餐的鸡蛋洋葱少了,很有意见。所以现在不是要给钱的问题,还要给好的环境和福利。”建斌说。
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专家吴要武则认为,“十二五”期间中国劳动力供不应求的短缺将更加严峻,中国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农产品价格结构都会出现很大变化。在劳动力短缺后,以前低端的产业转移到西部,会刺激经济再发展5-6年,但是很多劳动密集型产品,将面临淘汰出局,或者涨价的压力。
“农民种地并不傻,都会比较与打工的收入,只有农产品涨价才会吸引种植的积极性。未来像美国菜价高于肉价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吴要武说。
回复该发言
共有3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