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兑日元汇率继续下跌,进一步逼近82.00关口
新一轮宽松政策箭在弦上 为应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降低全球通货紧缩风险以及抑制本国货币升值,发达国家的各大央行纷纷开始采取行动,尽管动作快慢和力度各不相同。
尽管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在周四结束的议息会议上宣布维持各自的基准利率不变,但由于周二日本央行意外宣布降息至接近零的水平,并扩大名下资产,跟进美联储推动扩大非传统宽松的做法,关于发达国家将开启二次宽松大门的预期也逐渐升温。
日本也玩“量化宽松”
日本执政民主党周三敦促内阁大臣编制超过4.8万亿日元(约合576.6亿美元)的追加预算案,以在通货紧缩不散且日元升值之际刺激举步维艰的经济增长。 此前,该国央行公布的降息决定颇令市场意外。
日本央行周二宣布将银行间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从现行的0.1%降至“零至0.1%”。时隔4年多,日本央行再次开始实施包括零利率政策在内的综合宽松金融政策。
日本央行还发表声明称,将在能够确定物价形势已经稳定前一直实施零利率政策,但前提条件是在金融层面不会产生其他风险和问题,此外,将具体研究创立资产买进基金的事宜,为购买国债、公司债券等金融资产提供固定利率方式的共同担保基金,基金规模为35万亿日元(约合4190亿美元)。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仙谷由人对此表示,日本政府对日本央行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以刺激国内经济增长的最新决定表示欢迎。日本经济财政大臣海江田万里亦在当日表示,他对日本央行早些时候宣布的举措给予高度评价。海江田万里认为,金融市场对日本央行的举措反应积极。
日本央行周三还降低了对日本经济的评估,为2009年1月以来首见。该央行发布的月度经济报告显示,日本经济仍显现温和复苏迹象但步伐有所放慢。从5月份日本央行上调经济评估以来,“显现温和复苏迹象”一直是日本央行对本国经济的评语。
根据日本政府的数据,日本8月份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下降1.0%,显示日本经济仍处在通货紧缩中。
分析人士判断,日本央行之所以抢在美联储之前实施宽松政策,除回应产业界唿声外,主要意图在于预防今后数月美联储可能进一步放松银根对日元造成的升值压力。
今年8月30日,日本央行决定把通过公开操作手段向市场注资的规模从原来的20万亿日元增加到30万亿日元。9月10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将采取一项规模为9150亿日元的新经济刺激计划。然而,这两项措施并没有起到预期效果,日元依然在83比1的高位运行。 9月15日,日本政府和央行在东京外汇市场抛售日元买进美元,直接干预日元汇率,日元汇率随之跌至85比1。不过,日元汇率随后再度升至83比1,并持续至今。
发达国齐演“宽松大戏”?
有分析指出,日本央行的意外举动应当被视作日本、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政府进行经济刺激举措的第一步。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国,全球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下个月就将开启第二轮“量化宽松”。
过去一周来,美联储地区储备银行的多位总裁纷纷公开表示赞成美联储进一步行动。美国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总裁埃文斯周二表示,美联储应“扩大”宽松货币政策以刺激迟滞的经济复苏。“在过去几个月,我一直关注我们的失业预估,得出的结论是其下降速度未达应有水准,”因此他赞成“采取更多宽松措施。”
回复该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