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增速高于预期:
9月份新增贷款5955亿元,高于市场和我们预期的5000亿元,显示内需复苏拉动信贷需求趋于强劲。1~9月新增贷款累计6.3万亿,占全年7.5万亿目标的84%,略超央行信贷节奏调控前三季度80%的目标。从贷款结构来看,中长期贷款占比进一步攀升,显示政策微调推动基建投资加快,从而带动信贷需求上升。
M2小幅回落,流动性管理适度宽松:
M2增速放缓至19.0%,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的18.9%,高于我们预期的18.7%,主要源于:1)9月份流动性管理有所放松,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现金达2615 亿元,大幅高于8 月份1090亿元的净回笼(图表5)。2)9 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45 万亿元,主要来自居民存款增加1.04万亿元,企业存款增加3659.5亿元。从居民存款结构来看,受近期持续负实际存款利率影响,9 月份居民活期存款增速进一步攀升至25.1%,继续远高于居民定期存款增长。往前看,除了外汇流入推动的人民币流动性上升,居民存款活期化也将有利于股市表现。
暂时性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难言货币条件紧缩。日前人民银行提高6 大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50 个基点,达到17.5%的高位,时效为两个月。我们认为此举并不是收紧的信号,因为:1)这一措施的时效仅为两个月,主要是针对9 月新增贷款冲高、央票集中到期以及8、9 月份外汇占款大幅增加等情况而出台的暂时性措施,以防止年内流动性总量控制和新增信贷大幅超过既定目标。2)如果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紧缩性的,那么它将导致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上升(而这一点需要在政策生效之后观察);即使这一措施导致了同业利率上升,这似乎是为了应对近期较政策目标更为强劲的信贷扩张势头,而非收紧企业的融资条件。3)差别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表明在当前经济周期末期和外围热钱涌入压力高企的情况下,货币当局更倾向于使用数量型工具,而对于加息这种价格型紧缩工具则趋于谨慎。
货币政策前瞻:
热钱流入风险使得加息可能性降低。近期国内经济回升导致贷款增长超预期,同时国内外利差扩大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因素导致热钱流入规模可能有所提高。中金宏观组最新发布的宏观季报1已经指出,热钱流入正呈上升之势,我们预计这种趋势将会持续,因为国内外利差将会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在各国重启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环境下,若中国单方面加息,势必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我们维持未来数月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稳定,加息的可能性较小,数量型工具(如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信贷窗口指导仍是近期流动性管理的主要工具的判断。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