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左)与副会长李晓东(右)
经过4个多月的调研、测算和讨论,一份由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发起的关于成立公租房基金的方案,正准备通过全国工商联上报给政府相关部门。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副会长李晓东对网易财经表示,该公租房基金方案已基本成型,基金将由房地产企业、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及民间资本联合出资组成,前期启动资金主要依靠房地产企业。但基金的具体规模尚不明晰。
目前方案起草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最终将成立专门的管理公司进行管理,并设定托管银行、承建商等多方角色。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说:“该项基金成立的初衷,主要是为解决公租房建设的核心难题——资金瓶颈。”在她看来,这不仅有利于房地产金融制度的建设,更从现实角度解决了长期困扰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最大障碍。
保障房正是政府希望“借来”平抑房价的最根本的调控工具。
对于参与的机构和企业,李晓东称暂时不宜透露,只称有一定的准入标准。
保障房的资金缺口
“资金不容乐观,今年保障房建设可能还会形成青黄不接的情况”,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介绍说。
她表示,按照今年保障性住房和改造棚户区580万套、农村危房120万户的任务,这部分投资要占整个房地产投资的10%,大概就需要投入4000亿,而中央财政补贴专项资金692亿即便已经全部下达,地方政府也要配套剩余大部分资金,这是保障性住房建设不力的根源。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保障房建设的任务尚且未完成,全国只完成3成左右。保障房建设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
目前,中央又对地方政府实行问责,地方政府应对的招数就是更多地让开发商代建,譬如开发一个小区,要求20%或40%必须建保障房。
“实际上这并不是好办法,开发商代建的后果就是在剩余的商品房价格上找回来。因此,建设保障房必须解决资金来源这一根本问题。”聂梅生说。
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工商联下的房地产商会想到了公租房基金。
调研历经四月
今年6月住建部等七部门联合对外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敦促各级地方政府加快发展公租房建设,以使之成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等之外的重要住房保障形式。
而此前5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三十六条),明确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政策性住房建设。
政策的鼓励使得吸纳多方机构和企业的基金成为可能。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全国工商联领导下的房地产商会开始筹备成立公租房基金。
该基金方案的论证、起草工作主要建银精瑞资产管理公司承担。该公司是由房地产商会与建设银行背景的建银国际合作成立的房地产基金管理企业。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副会长李晓东同时也是建银精瑞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他13日对网易财经表示,“中国住房市场保障房建设比重日益提高,不过,与之相配的资金和开发能力却始终跟不上来。”
李晓东说,商会在此背景下提出成立公租房基金,希望成为一个样本,引领更多的民间资本和机构参与进来。
不过,对于首批参与者,房地产商会表示将限定准入条件,为了便于管理,首批数量不会太多。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除了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开发资质和能力也有所要求,有过保障房项目开发经历的企业再度被优先考虑。
除了房地产企业,目前表示愿意参与公租房基金建设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公司等,最终将成立专门的管理公司进行管理,并设定托管银行、承建商等多方角色。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