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近期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美元指数下降有所加快。
评论:
人民币升值将没完没了
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能接受的升值与国际认为的低估幅度差别非常大,由此导致,无论人民币怎么升,美国方面“欲壑难填”,都会认为低估;反过来,无论国际压力如何大,中国将按自己可接受的升值幅度逐步进行。
市场既要考虑长期趋势如此,更应于人民币“阶段性贬值的迷雾”中把握良机。
国际上认为低估的幅度很大
1、美国众议院认为低估40%。2、盖特纳认为,06-08年人民币升值20%-30%,是财政部的很大成就,市场普遍理解人民币未来出现类似升值节奏,美财政部将满意。3、国际普遍认为低估15-35%。4、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的“巨无霸汉堡指数”显示低估48%:中国12.5人民币一个,美国3.54美元。
因此,无论人民币汇率怎么升,国外都会认为低估,我们升得快些,他们稍微平息,过一段时间又来,其实相对于05年汇改,人民币已升20%,但现在,国际上还是认为人民币低估很多。
中国能接受的升值幅度很有限
以6家高出口上市企业为例,销售利润率普遍不高,在-7.1%至19%之间,平均为9.0%,4家低于7%,结合其出口占比简单计算,6家企业综合,盈亏平衡点的升值幅度为9.5%,4家低于8%。
可以想象,此类企业将早于盈亏平衡点感受到很大压力,如3%。尽管还有重新定美元售价,降低成本等调整方法。但是,中国能接受的升值幅度非常有限。历史上,升值幅度与全球经济基本正相关,最大的07、08年,人民币曾升6.4%。最小是09年的0.1%,6年年均升值3.4%。
因此,无论国际上压力如何大,中国将按自己可接受的升值幅度逐步进行,国内外立场的差别,导致人民币升值将是一个“长过程、而非短过程”。我们预计,5年内年均升值3%,但具体年份的升值波动区间可在0-7%之间。
经济赶超本身可产生新的升值压力,也将延长升值进程
除了现有低估之外,人民币升值过程很长还源于,经济赶超本身产生新的升值压力,经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发展较快的经济体,对于较慢的经济体将有升值压力--即使原来就没有低估。
这一原理也在近年来有明显体现,如05年普遍认为人民币低估了20-30%,期间升了20%,而2010年又普遍认为低估20-30%。从实证的角度,图1-4也表明很多经济追赶过程中本币持续升值,典型的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
我们预计,中国经济增长快于美国和全球平均的趋势仍将存在较长时间。为此,在解决低估问题的同时,人民币有新的升值压力产生,从而延长升值进程。
全球经济、中国出口与顺差决定升值速度
对于每年如何升值,非常难以预测,因其根据全球经济5年具体走势而定,图5、6显示的大致规律是,全球经济好一点,中国出口好一点,顺差多一点,中国升值会快一点。
判断1:2010年升3-5%;2011年升3-5%;两年合计升6-8%
根据国信宏观组此前研究,2010年中国出口预计增长24%,顺差1600亿美元,出口增速恢复至峰值,顺差略少,预计全年升3-5%(截止10月12日已升2.2%);2011年中国出口预计增22%,顺差1800亿美元,预计全年升值3-5%。
判断2:从一篮子汇率的角度,短期人民币升值速度与美元指数下滑幅度正相关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