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10月14日报道:“海心沙”广场是亚运开幕式的所在地,其建设情况和幕后一直广受人们关注。亚运开幕在即,记者昨日采访海心沙广场设计负责人,为读者揭开海心沙设计建设与将来用途的神秘面纱。
一年半竣工创建筑奇迹
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场馆——“海心沙”广场备受关注。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海心沙”主创设计师胡展鸿介绍,和建设了六年的奥运场馆“鸟巢”相比,“海心沙”从构思到工程竣工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场馆设计凸出“花船、海”的主题,与以往的建筑设计理念不同,要以“表演”为主题设计理念。
胡展鸿说,当时承接项目时感到很意外,“这么有创意的想法,以城市为大背景,珠江为舞台,设计范围又相当广,包括观光塔的规划,表演体系的运营都要整体考虑。”海心沙岛东西长960米,南北宽220米,四面环水,场地狭窄,景观突出,面积只有“鸟巢”的1/4,要解决这些问题,感到压力巨大。
“去年4月份知道了亚运建设的事情,10天内就出了方案,5月份做出设计,6月份开始动工。分包团队17家,高峰期设计团队工作人员有300人之多,“海心沙创造了建筑奇迹”。
赛后利用能耗低成本低
开闭幕式舞台“海心沙”在亚运之后是否会拆掉一度引起关注和争议,对此,胡展鸿表示,赛后场馆如何利用还处于保密阶段,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看台不会全部拆除。据了解,此次观众席的看台有26900多个座位。
胡展鸿解释,通常情况下,人们觉得珠江边建场馆对珠江会有遮挡,因此建议拆除,但“海心沙”则不同,它是一道设计独特的景观,与电视搭、珠江风光融为一体,又恰在广州新中轴线上,未来将是广州一处靓丽的人文景观。
胡展鸿建议将“海心沙”定位为广州的“城市客厅”,成为日后广州市举行各种大型庆典活动的主要场所,“我个人认为,可以成为广州的城市‘庆典中心’,每年的焰火晚会都可移至这里。”胡展鸿说,“这样的想法在建设过程中也有向上级反映,但最终还取决于政府领导和广大市民投票决定。”
胡展鸿说,因为场馆的占地面积不大,也降低了赛后利用的运营成本。场馆从开始设计建设时就考虑了总体协调功能,从技术角度上为日后改造留出了空间。
胡展鸿介绍,赛后场馆利用,“海心沙”也将是极其节能环保的,主要体现在耗能、采光和建筑材料上。“建筑的所有能耗中,空调的耗能占了大部分,海心沙采用半开放设计,看台、休息区内的绝大部分都在开放区域,采光和通风都很好,免去了空调和电灯的使用。它独具特色的“船形”设计,又坐拥珠江边,通风效果极佳。此外,海心沙的建筑材料多用钢结构,灵活性大,便于赛后的拆除改造。
专家解释
赛后场馆利用重在便民
大凡国际赛事后,新建场馆的赛后利用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广州亚运场馆会不会也面临这一问题?对此,昨日,华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一民表示,此次广州亚运场馆建设从一开始就注重“节俭、节能、环保”等因素,赛后的利用率会很高。
孙一民指出,“我国的城市体育场馆总数是少而不是过剩。广州为迎接亚运会新建了12座场馆,但多是分散建设,特别是广州各区的场馆多属更新换代的建设,对使用有一定的保证。”但最终是否真能做到“经济实惠”,还需要赛后的检验。
广州亚组委常务副秘书长、广州市副市长许瑞生表示,广州所建亚运场馆的布局是从整个城市的长远发展和整个体育设施均衡布局来考虑的,赛后将成为全民健身的场所。“譬如南沙区体育馆,它是广州最南端的场馆,也是南沙建区以来最大型的公共建筑,相近区域内没有类似设施。”
记者了解到,赛后场馆或将用于商业出租、或将用于综合性商贸展示。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