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支持楼市拉动内需,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近日亲自对合肥市房地产市场展开调研,并当场掏腰包买下一套80多平方米的高层住宅。12日,合肥市规划局局长王爱华更是在当地某电视台一直播栏目中极力推销楼盘,并高喊“买房就是爱国”的口号,引发网友热议。
“买房爱国”论并非合肥首创,去年底,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就曾在某论坛直喊“现在买房,就是爱国”,此后,中央党校教授韩保江说出“积极消费就是爱国”,都饱受争议。
市委书记调研当场买房
“最近宏观经济形势不太好,为支持房地产企业拉动内需,孙书记当场以3000多元/平方米的价格买了这套房子。”合肥市委外宣办副主任魏玉萍表示。
据当地媒体报道,孙金龙在调研中,号召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扩大内需政策。他与众多开发商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这些开发企业在肥项目的建设情况,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规划等。
规划局长上电视推销楼盘
1月12日,合肥又发生了一件广受争议的事情:合肥市规划局局长王爱华在当地某电视台一直播栏目中极力推销楼盘,甚至在节目尾声喊出“买房就是爱国”的口号。
有网友提出了种种质疑:此举是否涉嫌违背“地方政府不得越权救市”的中央政府法令法规?“买房就是爱国”这样的口号是否牵强附会?规划局的职责应该是搞好城市规划,推销楼盘怎么也成了规划局的职责了呢?
记者致电合肥市规划局,相关人士称对此事“不太好正面作答”,并称相关领导下午都外出开会,不方便接受采访。(据每日经济新闻)
先降价爱国,再谈买房爱国
买房爱国,当然不是王爱华局长的“发明”。著名的赵晓教授早就郑重地把“买房”跟“爱国”等同起来;最新一期的《瞭望新闻周刊》上,韩保江、窦勇两先生的雄文《积极消费就是爱国》也很震撼人心……这些言论过后,批判飓风四起,客气的说是“胡扯”,不客气的直接贴上“脑残”的标签。
顺着“买房爱国”的路走下去,结论未必就是“不买房即不爱国”——而应该往上追溯:没有爱国的房子,哪有买爱国房的消费者?消费是买卖双方的事情,一个巴掌拍不响。“买房爱国说”不能只盯着消费者口袋里的银子,还得看看市场上的房子。一是质量好坏,二是价格高低。前者不大好说,后者还是可以相对比照的。说得有信心一点,2009是房地产价格调整年。这个“调整”是啥意思,就譬如中央要求房地产企业以“适当价格促销”,一切尽在不言中。
网友一针见血地说“现在买房、买股不可避免地将成为第一批烈士”,这话可能过于悲观,但在这样一个节骨眼上,鼓吹“买房爱国”,而不对房地产商吆喝一声“降价爱国”,难免让人生疑。专家肯定不会不爱国,也比一般老百姓宽裕多了,既然如此,“你有钱,你先来”。
房子是要买的,房市也是得支持的,祖国也是要热爱的,问题是要拉动内需,市场必须表达出足够的诚意,诚意几何,价格说话,服务说话。就譬如春运一样,不“开动脑筋”,道再多的歉,公众也未必领情——同理,价格上没有共克时艰的诚意,市场上没有尊重消费的氛围,数完钞票就翻脸,专家就是再煽情,消费者的银子也不会一激动就撒出去。毕竟,过好小日子,起码是和买房子一样的“爱国”。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