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下什么是“次世代”?
虽然很多人早都知道了“次世代”是什么,但是这里还是先给出一个“次世代”的概念。什么叫作“次世代”呢?一般公认的说法是:这个词源自日本语,即下一个时代,未来的时代。通俗点说,能代表“次世代”的,就是前世代所不能做到的东西,这就叫作“次世代”。
“次世代”首次在游戏行业中的运用
第一次见到“次世代”在游戏行业中的运用,是在94年索尼PS和世嘉SS的游戏主机大战,被舆论称为“次世代战争”。PS和SS作为当时最新最早出现的32位主机,称之为“次世代主机”自然是顺理成章的。

PlayStation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代“次世代主机”
在PS和SS之前,并没有32位主机,他们称之为“次世代”没有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83年的任天堂的FC,89年世嘉的MD,它们作为那个年代最先出现的8位和16位家用游戏机,一样可以称之为“次世代”。
从游戏主机上来说,衡量是否“次世代”的标准,主要以技术数据和创新度来衡量。Wii在主机机能上虽然大大逊色与XBOX360和PS3,甚至纯从硬件机能上来说甚仅能和前一代的游戏主机XBOX相持平,但却因为它在游戏性上做出了巨大创新的革命,一样没有人会否认Wii是现在的“次世代主机”。

Wii的技术不是最先进的,但谁能否认它是“次世代”游戏主机?
什么叫作“次世代游戏”呢?
根据上面的种种,我们可以得出,最先出现的,前世代所不能做到的东西就可以称之为“次世代”,并不纯粹的说科技含量最高就一定叫作“次世代”。“次世代”这个词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深莫测望而生畏。
FC时代,《超级玛莉》可以称之为“次世代游戏”,因为他为动作过关游戏做出了一个模板的范例;《勇者斗恶龙》可以称之为“次世代游戏”,因为它可以称之为RPG游戏始祖;《最终幻想1》可以称之为“次世代游戏”,因为他让无数玩家惊喜的发现角色扮演游戏竟然还可以这么玩……还有许多许多的游戏,它们或许在画面上不是最好的,游戏平衡度不是最完善的,开发经费不是最高的……但,谁能否认它们就不是领先于那个游戏时代的呢?

《超级玛莉》绝对称得上是FC早期的“次世代游戏”
所以,我认为游戏是一个很综合性的东西。一款游戏是否能称之为“次世代游戏”,并不仅仅是看它的画面,而更重要的是看它的游戏性,看它采用的技术和制作理念,是不是领先于这个年代的同类产品。
从这方面来说,《星际争霸1》当然是即时战略游戏中的“次世代”产品。而《星际争霸2》则不是,虽然它的技术,画面等先进了无数倍,但它的游戏理念早已经泯然众人矣了。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