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16日晚间公布的TIC(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继5月份大规模减持后,6月份我国再减持美国国债240亿美元。至此,今年上半年,中国除了3月和4月增持美国国债外,其余四个月均为减持。不过,中国目前仍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
至此,从2009年6月以来的一年之内,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共经历了7次减持,4次增持,还有一次持平。其中,2009年8月中国一年来首次减持了34亿美 元美国国债。此后,从2009年11月开始到2010年2月,中国连续4个月减持美国国债,特别是2009年12月减持了一年来幅度最大的342亿美元, 使得保持了半年的9千亿以上的持有量首次降至9千亿以下。
截至6月底,我国持有美国国债余额8437亿美元,比之去年9月9383亿美元的“巅峰”,减持946亿美元。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的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4543亿美元。
由于近来美元走贬、日元走俏,我国适时加大买进了日元及欧元资产。
日本财务省8月9日公布报告显示,中国6月份净购入4564亿日元(约合53亿美元)日本国债,为连续第6个月净购入日本国债。
根据日本财务省公布的历史数据,我国2005年总计增持2538亿日元日本国债,创下当时新高。但在去年净卖出787亿日元日本国债后,中国今年上半年又 开始逐月增持日本国债,尤其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形势最严峻的5月加快了购买日本国债的步伐,使得今年前5月增持日本国债总额超过1.27万亿日元,几乎相当于前5年买入规模的5倍。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博客)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认为,认为日本国债的投资价值长期被低估,“虽然日本国债的收益率并不高,但是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能够获得不错的收益率。”
日本持续多年的财政赤字和不断膨胀的债务规模,是导致投资者长期低估日本国债的主要原因。
根据日本财务省数据,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长期债务余额到2010年度末将达到862万亿日元(约合64.5万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这相当于日本2010财年预估GDP的181%,负债率之高在发达国家中绝无仅有,远超陷入主权债务危机之中的希腊。
但与希腊政府主要靠借“外债”度日不同,绝大多数的日本国债由日本国内的个人与机构持有,日本国民才是日本政府的最大债主。孙立坚说,日本是个 储蓄率相对较高的国家,尽管日本政府负债累累,但日本国民手中的资金非常充裕。日本国民大举抛售日本国债的可能性较低,所以日本陷入主权财务危机的可能性 微乎其微。
外汇局相关人士表示,中国外汇储备经营强调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判断,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目前看来,对美国国债和日本国债的“一减一增”,正是顺应市场情况,加大外汇储备多元化的力度。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