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应有针对性与内地展开金融合作--访中银香港经济研究部主管谢国樑
新华网香港10月14日电(记者苏晓 王海清)在最新发表的施政报告中,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强调,加强与内地金融合作,对香港金融业进一步发展极为重要。香港经济专家指出,香港应该有针对性地就当前内地发展中的主要金融问题展开合作。
中银香港经济研究处主管谢国樑14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人民币汇率问题、民营企业面对的金融服务问题,以及内地金融体系现代化问题,都是当前内地经济发展面对的主要问题,在这些方面,香港有一定优势,可以通过金融合作发挥一定的作用。
人民币汇率问题目前已成为市场焦点,如何应对人民升值压力是内地当前的重大挑战,谢国樑表示,香港可以在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谢国樑表示,目前人民币面对的主要是对外升值压力,表现在内地外汇储备随着贸易盈余而大幅上升,而欧美国家也多以此作为主要的理由和借口来施压。如果能利用香港作为境外人民币贸易结算基地的角色,吸引更多与内地进出口有关的业务在香港结汇,将有助舒缓人民币升值压力。
他说,随着香港人民币业务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人民币离岸市场,香港市场的人民币资金有较宽出路,这将吸引更多与内地进行贸易的境内外企业在香港市场结汇,把贸易项下的人民币闲置资金存放香港,将有利于改善内地国际收支平衡状况,舒缓内地官方外汇储备持续上升的压力,从而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
在解决内地民营企业融资所需的金融服务方面,谢国樑认为香港也可扮演积极角色。他说,目前中国国债、金融债等由国家主权信用担保的人民币债券在内地市场供不应求,这些债券来港发行主要是出于支持香港金融市场发展,并非内地所需。而另一方面,极需长期资金支持的内地民营企业要发债融资并不容易,目前仍没有渠道。香港应利用自己金融市场化程度高,风险评估体系较健全、成熟的优势,吸引具备一定条件的内地民营企业来港发债融资,为他们“走出去”并发展壮大提供资金支持。
他还表示,在粤港合作框架协议下,发挥粤港金融合作“先试先行”的功能,未来主要可集中探讨两地在金融产品、金融服务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跨境合作。比如,广东民营企业是目前内地发展最快最好的地方,这些企业可通过“先行先试”的方式来港发债、上市集资,包括发人民币债券及用人民币上市集资。
在内地金融业跟不上实体经济发展需要方面,谢国樑认为香港同样可发挥作用,帮助内地解决金融体系现代化问题。他认为,在金融体系现代化方面,由于香港与内地体制不同,很难把香港的做法简单照搬回内地,但是香港可以通过深港在前海开发区的合作发挥作用。
他说,虽然从定位上前海有不少功能,但预期最终广东省还是希望把前海建为现代金融的服务基地,“前海合作区在金融制度和规则方面可借鉴香港的经验,争取建为现代金融体系的典范以供内地借鉴,香港可在这方面进行先试先行。”
金融业是香港传统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占本地生产总值约16%。曾荫权在施政报告中表示,全球金融危机导致金融版图变迁,国际金融秩序重整及全球经济重心东移,香港必须抓紧时机,持续改善香港的规管架构,巩固香港在“一国两制”下,既在“国内”又在“境外”的优势,并提出了四方面的短期目标,推动香港与内地金融进一步合作。
谢国樑表示,这表明特区政府意识到,在目前香港金融业复苏过程中,如何加强香港与内地的金融合作极为重要。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