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财经的其他话题……

返回财经……


我收藏的爽吧……


提价背后的转型升级

1 提价背后的转型升级
xiez20092010-10-15 02:40:58 发表
坚持提价的背后,实际上是中国企业已在转型升级路上迈出一步。不同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努力的方向有所不同。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海外战略发展部部长王悦纯称,这次在广交会上向客户上调价格,但同时注意保持价格竞争力。在去年金融危机影响出口订单下滑20%的情况下,长虹趁生产空隙进行结构调整,扩展自主品牌的生产线,大幅压缩OEM产品,目前自主品牌产品占总出口比例已由原先的10%以下上升到20%,而新推出一些升级版的彩电产品也在扩展新的消费者。长虹出口产品在经过去年的蛰伏后,现在恢复较好的出口增长势头,除了与国际经济回暖有关外,与企业本身出口结构调整也有关系。
福建好日子食品有限公司朝上游的原材料和研发发力。该企业总经理谢万祥告诉记者,出口食品最重要是质量的流程管理,去年趁着生姜等农产品价格下跌的时候,与农户签订长期采购的合作协议,更方便对原材料质量的监管以及价格的控制,目前生姜的价格已从原先2.5元/公斤上涨至目前5元/公斤,该企业避开了原材料上涨的压力,只因劳动力成本上涨而这次在广交会上微调价格。与同行相比,他的企业更突出的竞争优势是采取新工艺将姜茶由传统的冲剂型改为冲泡型,更贴近国外消费者的饮食习惯,这届广交会上意向客户有所增多。
广东明朗生活用品制造厂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朗目前则既开心又烦恼,他的公司去年研发出包含抗菌以及清除香口胶等多功能的扫把,以及可变大变小清除不同死角的变形拖布,在这次广交会上报价普遍比上届上调了10%,出口价就高达8欧元左右的多功能扫把,进入欧洲终端销售后可卖到20、30欧元,由于销量不错,采购商还是愿意下单,这令陈朗很欣慰。
不过,每推出一款新产品,仅模具费用就高达几十万元,这样的高门槛虽然可以将国内小企业挡在抄袭的门外,但研发时所投资的成本,单靠产品涨价利润空间始终有限,而且产品价格过高也会缩小消费群,陈朗正在摸索能否建立起让客户分担部分模具开发费用参与到生产流程的商业模式。
多名海外采购商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愿意接受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及服务质量的中国企业的涨价。
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首席贸易投资领事万博文在广交会期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英国经济在稳定回升中,经济更加多元化,与亚洲、中国的贸易更紧密联系,两国企业注重的是在设计、生产等方面长期的合作而不是一次性采购。
对英国采购商而言,清楚中国制造的劳动力、汇率等成本在提高,现在中国尤其是广东地区已不再是生产低价产品的地区,但中国企业在产品结构、商务谈判技巧等方面都有明显提升。
对于附加值提高的产品,英国采购商应该可以接受涨价,而对于部分价格比较敏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可以从广东转移到江西、湖南等地区采购,转移到东南亚也是选择之一,但英国企业更看中的是与中国优质企业长期的合作。
回复该发言
共有1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