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开始复苏,有关政策收紧的预期逐渐升温;鉴于美元的疲弱走势与中国股市的较好表现,有关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革新等诸多话题近期也被市场热议。在9日的媒体会上,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就相关话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王庆认为,基于三点理由,人民币近期实施大幅升值的可能性不大。首先,温家宝总理曾经表示,人民币汇率不会再有“出其不意”的调整;其次,过早地实现人民币升值将使得刚从经济危机中缓过气来的中国出口业再次面临严峻挑战。最后,2005年到2008年这段时间渐进式的升值,并没有对中国经济带来非常有影响的正面效果,这样的尝试应该不会再被复制。在没有更好选择的前提下,保持现状是最好的选择。
他认为,对人民币升值施加的压力以及市场的期待最早可能在今年年底再度出现,而现行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将在至少未来12个月内维持现状。
他说:“目前的适度宽松政策立场会持续至年底;明年年初随着信贷增速的正常化而转为中性;明年年中之前,不大可能出台加息或者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缩政策。”
王庆认为CPI和出口增长是把握政策拐点的两个关键指标。近期大摩的一份报告预计,CPI增长由负转正将触发政策立场的正常化。明年年中,CPI同比增幅可达2.5%,而出口增长额也将达到5%—10%之间,这将加速“紧缩政策的开始”。(孙旭)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