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上半年的彷徨,市场在三季度终于找到了上涨的方向。三季度上证指数从2398点止步,到季度末已经涨至2655点,区间涨幅达到了10.7%。一改上半年的颓势。
虽然市场开始走出低谷,但是基金公司的总体表现却未如人意。
来自万得资讯的数据显示,通过选取股票方向的基金,对截至三季度末基金资产规模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旗下产品进行加权比较,结果显示,十大基金公司中,只有大成基金公司和嘉实基金公司的总体业绩回报实现了正收益,其中大成基金位居第一,公司整体回报为2.62%,而嘉实基金的整体回报为1.58%,位居第二。
在十大公司中,两家排名最后的基金公司整体回报甚至是亏损9%以上。
大成基金表现最为出彩的是旗下的封闭式基金。来自银河证券的数据显示,在全部封闭式股票型基金中,基金景福、大成优选和基金景宏三季度净值增长率分别名列第一、第三和第五名,其中,基金景福获得了25.44%的收益。
旗下基金表现基本均衡是大成和嘉实在十大基金公司中表现突出的主要原因,大成基金除了封闭式基金表现亮眼外,其开放式基金大成2020区间涨幅28.28%,同期大成积极成长涨幅25.98%,大成景阳领先涨幅25.6%,大成策略回报涨幅24.86%。均在各自分类中位居前列。
嘉实旗下也有多只基金在三季度实现了20%以上的收益。嘉实优质企业股票基金区间涨幅25.1%,嘉实策略混合基金涨幅26.87%,嘉实稳健混合基金涨幅21.39%。
在整个三季度,以基金重仓股为主的沪深300指数涨幅仅有14.5%,而大成、嘉实旗下多只基金区间净值涨幅居然实现20%以上,由此显示,其舍弃了基金传统的重仓板块,而是追随了三季度的热点。
三季度市场的表现对公募基金来说,是一场艰难的考验。
虽然三季度上证指数出现回升,但是以银行为代表的所谓低估值股票依然暮气沉沉,大智慧银行类指数三季度几乎没有涨跌,而同期高估值的酿酒食品指数却上涨了36%,医药指数上涨了31%;概念板块中,新能源上涨了36%,稀土永磁更是上涨了76%。
在市场行情“八二”分化愈演愈烈之时,是否能够肯定市场的判断,从而放弃对于所谓低估值重仓股的坚守成为基金业绩分化的主要原因。
“今年在行业配置方面,大成基金也对金融地产类等权重板块进行了减持,同时加大了对医药生物行业龙头股的重点配置。截至三季度末,旗下基金持有的医药生物行业个股权重仍然高达20%以上,而三季度末该行业的市场权重仅为不到5%。”大成基金投研人士告诉记者。
但是从十大基金公司的整体业绩表现“二八”分化的现实看,在基金业内,能够承认市场,并跟随市场的人并不多。
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告诉记者,基金的比较基准一般都是大盘指数,在这些指数中,大盘股权重又是最大的,因此,即时大盘股毫无起色,这些基金经理都毫不犹豫地将大部分基金堆积在这些板块中,真正愿意做出独立判断的人并不多。
“基金行业三季度的窘境,其实跟如此的考核机制密切相关。”上述人士认为。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