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游泳
游泳对心血管系统的改善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冷水的刺激通过能量调节作用与新陈代谢能促进血液循环;此外游泳时水的压力还对心脏和血液的循环起到特殊的作用,在水面游泳时,身体所承受的水压就已达到0.02kg/ c㎡,潜水时随着深度的加大,物理条件的变化,压力还会增大,游泳速度的加快也会加大压力的负荷,心房和心室的肌肉组织能得到加强,心腔的容量也能逐渐有所加大,心脏的跳动次数减少,这样心脏的活动就能节省化,整个血液循环系统就能得到改善,静止状态下舒张压有所上升,收缩压有所下降,因此血压值变得更为有利,血管的弹性也有所提高。
在游泳练习时,新陈代谢过程和心血管系统工作的节省化,都离不开大量的供氧,然而由于水压迫着胸腔和腹部,给吸气增加了困难,曾有人做过专门的试验,游泳时人的胸廓要受到12 kg~15 kg水的压力,那么要想使身体获得足够的氧气,唿吸肌就必须不断的克服这种压力;另外游泳时唿气一般都是在水下完成,而水的密度要比空气的密度要大得多,因此要想唿气就必须用力,这样不管是吸气还是唿气都能增加唿吸肌的收缩力,从而能增强唿吸系统的功能,加大肺活量。
在游泳过程,由于水温的刺激,机体为了保证足够的温度,皮肤血管参与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冷水的刺激能使皮肤血管收缩,以防能量扩散到体外。同时身体又加紧产生能量,使皮肤血管扩张,改善对皮肤血管的供血,这样长期的坚持锻炼能使皮肤的血液循环得到加强。
2、慢跑
慢跑风靡世界,被人们誉为“有氧代谢运动之王”,正确实践,有益健康。医学权威认为,慢跑是锻炼心脏和全身的好方法。1967年俄勒冈大学的径赛教练包尔曼和专门研究心脏的医学家哈里斯合著的《慢跑》一书出版,大大促进慢跑活动的普及。
慢跑运动可分为原地跑、自由跑和定量跑等。原地跑即原地不动进行慢跑,开始每次可跑50步~100步,循序渐进,逐渐增多,坚持4~6个月之后,每次可增加至500~800步。高抬腿跑可加大运动强度。自由跑是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改变跑的速度,不限距离和时间。定量跑有时间和距离限制,即在一定时间内跑完一定的距离,从少到多,逐渐增加。慢跑时,全身肌肉要放松,唿吸要深长,缓缓而有节奏,可两步一唿、两步一吸,亦可三步一唿、三步一吸,宜用腹部深唿吸,吸气时鼓腹,唿气时收腹。慢跑时步伐要轻松,双臂自然摆动。
慢跑通常以隔日为宜。在硬地面慢跑每千米两脚踏地375次~467次,因此有的医学家认为,慢跑会引起足弓下陷、外胫夹、汗疹、跟腱劳损、脚肿挫伤以及膝部后背病痛,所以慢跑前要做好准备动作,慢跑时要穿合适的鞋和宽松的衣服,跑法要正确,而且需要良好的健康情况和明确目的。
3、跳绳
跳绳是一项适宜秋冬季进行的大众健身运动,简介易学,省时价廉,几乎人人都会。跳绳有益身心,持续跳绳10分钟,与慢跑30分钟或跳健身舞20分钟相差无几,可谓一种耗时少、耗能大的力量训练。
跳绳能促进血液循环,保护心脏,提高肺活量;还可增进青少年发育,强身健体,开发智力,有益身心健康。清晨起床睡眼惺忪,若先跳跳绳,可使头脑清醒,精力充沛;晚上跳绳,则会让你睡个好觉。跳绳还有减肥的功效,据研究,肥胖的人在饭前跳绳可以降低食欲。长期坚持跳绳能训练人的弹跳、速度、平衡、耐力和爆发力,还能培养准确性、灵活性、协调性。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