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由江苏省文联、江苏省版权局主办的“第四届江苏省文学艺术界保护知识产权论坛暨编剧著作权保护研讨会”在宁召开,文艺界、法律界知名编导、专家、学者近70人出席。从江阴赶来参加会议的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张思涛力挺金鸡百花电影节,尽管编剧的问题被隆重拿出来讨论,但“编剧奖”缺席“情有可原”。而且在业内,各种“补救”工作一直在做。
当天,曾参与十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的组织工作、在2007年金鸡电影节上凭借影片《东京审判》,和儿子张弛等一起拿下“金鸡奖最佳编剧奖”的张思涛表示,百花奖之所以取消编剧奖,理由是评选人员都是普通观众做评委,并非专业人士。所谓编剧尴尬其实是历史遗留问题,由非专业人士担纲评委的百花奖,要设立编剧奖,操作起来确实有困难,“你肯定是看了剧本才有发言权,光是看电影,当然不能替代看剧本,由于导演要进行二度创作,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他介绍说,有关枪手产业化、电影编剧人才转行写电视剧,编剧改行当导演等问题早就是老生常谈,但业内对于编剧人才还是很重视的,编剧的地位不断凸显。去年年底,中国电影家协会启动了首届“中国影协杯”优秀电影剧作推选活动,采取自愿报名与专家委员会推荐相组合的方式,由中国影协文学创作委员会全体委员记名投票,每年推选出优秀电影剧作影片5部,以期待改善电影产业中相对薄弱的文学环节,“这也是对 百花奖 的一种补充。”
对于不少记者质疑《唐山大地震》、《山楂树之恋》等所谓“票房大鳄”全部改编自小说,缺乏原创剧本,作为国家电影审查委员会成员的张思涛表示,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是近年来少见的质量不俗的文艺片。“能够取材好的小说,吸取文学文本的力量,也挺便利啊。更何况有时候改编小说,并不是一件偷闲省心的事情。”本报记者张楠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