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房产的其他话题……

返回房产……


我收藏的爽吧……


媒体评说:“限字令”之后还有什么“后手”?

1 媒体评说:“限字令”之后还有什么“后手”?
DRYADDRYAD2010-10-16 13:01:41 发表
继9·29“新国五条”后,“限购令”、“限价令”便在全国一线城市迅速铺开。真乃急急如律令,政府不惜动用行政手段,快刀斩乱麻,横竖是不让投机疯狂再次蠢动。尽管“限字令”类似计划经济年代发粮票的行为,备受市场派人士所诟病,但出于当下房地产市场“方生未死”的尴尬境地,才有“限字令”等“事急马行田”的尴尬之举。
“马行田”自有不得已之处,是“缓兵之计”,对短期的房地产浮躁之风也会起平抑之效。首先,非常之策出于非常市场,不合理的表面实有合理的内核。当前,楼市处于结构性调整初期。一方面,“方生”的保障性住房体系还在布云未雨之际;另一方面,投资性市场性质“未死”。而当此尴尬之际,加上通胀预期有加大之势、流动性有增无减、外资涌入难以遏制等,皆是楼市所面临的系统难题,如此,高房价击鼓传花的游戏尚有巨大空间。因此,在房地产市场结构性调整、去投资化远未完成的当下,势至急处,唯有采用非常之策。
对房地产公共政策来说,“限字令”的行政色彩浓厚,与其说它对市场有多大的遏制作用,不如说它是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一种斩钉截铁的表态。而它出台的更大意义则在于告诉市场、告诉心存投机心理的人们,不要低估中央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决心。而这恰恰是本轮房地产调控必须坚守的价值观。
此轮调控已是调控以来的第8个年头。这8年,楼市年年调控,房价年年上涨。面对无房者“时也,命也”的感叹,政策如雪花般飞来,却是落地即融,化解于无形,政府调控陷入了极深的信任危机。中国的房地产新政必须重塑信用,使公众相信此次调控将是根植于经济结构与社会生活内部的制度性改革,而非应对民怨的权宜之计。
“限字令”的陆续出台,至少告诉市场,不应低估政府调控的决心,这是中国捍卫经济安全的重要努力,是与房地产投资阶层的不懈较量。目前,房地产新政对银行贷款、开发商定价、土地税收的控制已到了细致入微的地步,调控之手深入贷款、融资、定价等各个市场领域。还有未出的“后手”是什么?
回复该发言
共有1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