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财经的其他话题……

返回财经……


我收藏的爽吧……


创纪录的上海世博会将对全球经济走出阴霾发挥“鼓舞作用”

1 创纪录的上海世博会将对全球经济走出阴霾发挥“鼓舞作用”
虫族2010-10-17 02:46:17 发表
新华网上海1月19日电新华网记者 姜微 季明 吴宇 上海世博会开幕倒计时100天即将到来。目前已有192个国家、50个国际组织确认参展,还有22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筹备“网上世博会”项目。上海世博会参展规模将创下世博会百余年历史的新纪录已成定局。 尽管在筹办的关键时期适逢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却没有一个国家因国内经济状况不佳而退出,上海世博会已经被许多国家视为经济复苏的绝佳契机,吸引着全世界的参展方以更为积极踊跃的态度参与进来。 上海世博会比利时展区总代表德尔克鲁瓦认为,西方发达经济体普遍陷入衰退时,精明的决策者应该抓住上海世博会这样的契机,扭转颓势,为迎接新一轮的增长做好准备。 德尔克鲁瓦说:“全球经济将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才能复苏,也就是上海世博会召开之际,在这样一个关口登上上海世博会的舞台展现自己,无疑会抢占下一轮增长的先机。” 美国参展上海世博会的曲折经历,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吸引全球参与的一个缩影。 作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发源地,又是金融风暴的“重灾区”,资金短缺是美国参展上海世博会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因为根据美国国会1991年通过的一项法律,美国国家馆的建设及经营费用不允许动用美国政府资金,而只能依靠美国企业和民间组织的支持。 西方主流媒体一度对上海世博会美国馆的前景表示悲观,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去年5月的一篇报道称“超过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各自拥有展馆,但美国可能缺席”,因为获准组织展览的私人团体“在萧条期筹集资金将困难重重”。 但是“中国因素”改变了这一切。美国新一届国家领导人自就职以后,始终对参与上海世博会保持积极态度,不仅主动为美国馆的筹资工作作出贡献;更对外明确表态:“我们一定要来参加,一定要亮相上海。” 仅仅9个月的时间,在多家美资企业的支持下,上海世博会美国馆迅速筹集到近5400万美元的资金,即将达到全部所需6100万美元的目标。2009年7月,美国政府正式签署参展合同;7月17日开工建设美国馆;10月14日宣告结构封顶。 2009年11月16日,冒着清晨的瓢泼大雨,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陪同总统奥巴马访问上海短短的16小时之内,专程前往上海世博会园区探访美国馆。一直将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放在办公室里的她在现场激动地说,期待着2010年夏天回到这里,亲自来看看美国馆的样子,并到世博园区一游。 与美国馆的筹建过程类似,深陷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境外参展方都曾面临着经济衰退、货币贬值、预算缩减等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在上海世博会强有力的号召之下,他们做出了完全一致的坚定选择。整个2009年,黄浦江两岸5.28平方公里的世博会园区,都是世界上最为火热的建筑工地。 投资超过10亿元的沙特国家馆“月亮船”即将在春节前竣工,这座由中国和沙特双方设计师共同完成、象征着从中国出发驶向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宏伟建筑,将创造沙特参展世博会以来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最大的一次。 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韩国货币明显贬值,这意味着上海世博会韩国馆原来296亿韩元的预算也在“缩水”。为了保证参展规模和质量不下降,韩国政府将韩国馆的预算增加至400亿韩元,增幅超过三成。 俄罗斯打破近年来只租赁世博会场地的“惯例”,决定在上海世博会自建本国展馆,总预算超过15亿卢布(约合3.6亿元人民币)。而英国馆1380万英镑的预算也已于去年年中拨付到位。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上海世博会组委会第一副主任委员俞正声说,世博会作为“经济奥林匹克”,多次扮演着引领世界经济走出萧条的重要角色,对于整个世界经济有很强的推动力。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创纪录的上海世博会将对全球经济走出阴霾发挥“鼓舞作用”
虫族2010-10-17 02:46:17 发表
大家共聚上海世博会,探讨全球合作和发展,寻求危机应对之道,必将有利于提振世界各国人民的信心和勇气,加速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增长。

新华网上海1月19日电新华网记者 姜微 季明 吴宇 上海世博会开幕倒计时100天即将到来。
尽管在筹办的关键时期适逢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却没有一个国家因国内经济状况不佳而退出,上海世博会已经被许多国家视为经济复苏的绝佳契机,吸引着全世界的参展方以更为积极踊跃的态度参与进来。
上海世博会比利时展区总代表德尔克鲁瓦认为,西方发达经济体普遍陷入衰退时,精明的决策者应该抓住上海世博会这样的契机,扭转颓势,为迎接新一轮的增长做好准备。
德尔克鲁瓦说:“全球经济将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才能复苏,也就是上海世博会召开之际,在这样一个关口登上上海世博会的舞台展现自己,无疑会抢占下一轮增长的先机。
美国参展上海世博会的曲折经历,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吸引全球参与的一个缩影。
作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发源地,又是金融风暴的“重灾区”,资金短缺是美国参展上海世博会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
西方主流媒体一度对上海世博会美国馆的前景表示悲观,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去年5月的一篇报道称“超过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各自拥有展馆,但美国可能缺席”,因为获准组织展览的私人团体“在萧条期筹集资金将困难重重”。
但是“中国因素”改变了这一切。
仅仅9个月的时间,在多家美资企业的支持下,上海世博会美国馆迅速筹集到近5400万美元的资金,即将达到全部所需6100万美元的目标。
2009年11月16日,冒着清晨的瓢泼大雨,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陪同总统奥巴马访问上海短短的16小时之内,专程前往上海世博会园区探访美国馆。
与美国馆的筹建过程类似,深陷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境外参展方都曾面临着经济衰退、货币贬值、预算缩减等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在上海世博会强有力的号召之下,他们做出了完全一致的坚定选择。
投资超过10亿元的沙特国家馆“月亮船”即将在春节前竣工,这座由中国和沙特双方设计师共同完成、象征着从中国出发驶向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宏伟建筑,将创造沙特参展世博会以来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最大的一次。
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韩国货币明显贬值,这意味着上海世博会韩国馆原来296亿韩元的预算也在“缩水”。
俄罗斯打破近年来只租赁世博会场地的“惯例”,决定在上海世博会自建本国展馆,总预算超过15亿卢布(约合3.6亿元人民币)。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上海世博会组委会第一副主任委员俞正声说,世博会作为“经济奥林匹克”,多次扮演着引领世界经济走出萧条的重要角色,对于整个世界经济有很强的推动力。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