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大学生的其他话题……

返回大学生……


我收藏的爽吧……


中美"货币战"风险暂缓 中国外贸企业备考"货币冲击波"

1 中美"货币战"风险暂缓 中国外贸企业备考"货币冲击波"
薄荷希米露2010-10-17 13:21:47 发表
新华网广州10月16日专电(记者 王攀、董素玉、吴涛)如同此前预料的那样,原定于北京时间16日发布美国最新一期的《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推迟出炉,中美之间的“货币战”风险暂缓,但对于中国外贸企业而言,随时可能发生的汇率摩擦仍然是头上的“另外一只靴子”。
在出席广交会的众多中国企业和海外采购商看来,人民币汇率问题已经蜕变成了美国掩盖自身经济问题的替罪羊,而随着美国采取单边汇率行动,其他国家纷纷跟随,中国外贸必须准备好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货币冲击波”。
中国企业:近期消化人民币升值能力接近“临界点”
依据有关规定,美国财政部必须每6个月向国会提交一份关于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情况报告,在报告中被认定为“操纵汇率”的国家,最终可能受到美国的贸易制裁。
美国财政部15日发表声明,宣布原定当日向国会提交的最新一期《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推迟公布。
此番美国挥舞的“大棒”并未落下,出席广交会的绝大多数企业和海外采购商认为,中国不可能屈服于压力而在短期内让人民币大幅升值,因为这和中国经济、产业的现实状况严重脱离,也对全球市场的稳定不利,美国政府的此次行为正说明了这一点。
“事实上,今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比价已经逼近多数外贸企业升值预期的 临界点 了。现在每一个基点的变动,都会让企业感到非常辛苦。在我看来,中国没有让人民币快速升值的产业空间。”彩电生产商、创维多媒体(深圳)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助理总经理郑志强说。
一些市场人士则认为,人民币汇率近期的变动实际上兑现了中国政府作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调节、有管理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承诺,而这种“稳中有变”的汇率变化不仅有利于中国企业的出口,也对全球市场平稳运行提供了保证,不能因为个别国家转嫁矛盾的压力就有所变化。
“早在去年底、今年初,广大中国外贸企业就作出了相应的人民币汇率变化判断,而依据这些判断做出的产品出口价格也是全球很多地区经销商运营的基础。如果通过所谓的制裁手段 逼迫 市场打破这种结构,最直接受害的就是该国的消费者。”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海外销售公司总经理肖友元说。
“汇率战”演变成“贸易战” 恶果没人能幸免
根据美国有关贸易法律,如果认定一国“操纵汇率”,美国必须与该国进行磋商,说服其改变政策,并最终可能对该国实施贸易制裁。而根据美国众议院9月底通过的《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美国政府将可能对所谓“低估本币汇率”的国家征收特别关税。
“尽管此次美国推迟认定中国为所谓的 汇率操纵国 ,但应该看到汇率问题已经成为少数国家的政治工具,随时可能再度拿起。”新明珠陶瓷集团国际事业部总经理吴敏刚说,“ 汇率战 只是手段,目的还是通过 贸易战 舒缓本国经济结构性矛盾,却无视其他国家利益要求。”
在本届广交会上,一些采购商认为,单边的汇率行动对当前急需进一步扶持的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不利。来自美国的家电采购商克劳 帕梅说,他不认为中国政府会接受美国的“威胁”而让人民币大幅升值。
出席广交会的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级商务参赞苏晶说,2005年到2009年,人民币累计升值23.85%;2009年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仍累计上升了14.5%。
他说:“这一事实表明,人民币升值与否,与某些国家和中国之间的贸易顺逆差问题并没有直接关联。少数国家和地区不能将改善自身外贸结构的希望寄托在人民币升值上,也不能将世界经济结构失衡的责任推给中国。”
多手段应对 部分中国外贸企业不畏 “汇率冲击波”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中美"货币战"风险暂缓 中国外贸企业备考"货币冲击波"
薄荷希米露2010-10-17 13:21:47 发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副主任肖鹞飞说,“推迟”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使用汇率武器,“大棒还在,美国既不敢轻易挥舞,也不肯丢弃,因为汇率引发的风险未来将长期存在。”
面对随时可能到来的“货币冲击波”,来自广交会一线的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国企业特别是大型外贸企业已经做好了一定的防御准备。
海尔集团公司海外推进本部部长刁云峰说,他不认为单靠汇率政策的“压迫”,少数国家就能让中国的外贸产业丧失竞争能力。“以海尔为例,现在集团在全球拥有29个制造基地,很多产品的生产、设计、销售均已经本土化,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不会对企业的生存构成根本性的冲击。”
一些企业则表示,随着近年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产品升级力度,其在国际市场上的议价权大幅提高,企业已经拥有了随着货币币值变化“随行就市”调整产品价格的能力。
广东宏宇陶瓷有限公司出口部经理袁鑫说,建材行业是对汇率非常敏感的行业,面对“货币冲击波”,企业应对策略之一就是随行就市,“汇率涨了产品价格就涨”。
“企业一方面在出口定价上保持浮动,对价格保持弹性,不签长期的订单,或实行一单一签,降低风险;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银行进行远期交易,采用锁定汇率等手段规避汇率风险。”他说。
此外,国内市场的不断发展也成为许多外贸企业“倚重”的有力支持。袁鑫说,宏宇陶瓷出口业务占年销售额的比重约为25%“企业可以随时调整内外销比例,减少汇率影响”。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