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华安基金联合上海证券交易所组织的“趋势与机遇——2010中国ETF发展高端论坛”在上海召开。论坛上来自上交所、华安基金、中证指数公司、证券公司等机构专家纵论ETF发展与趋势,国内ETF无论从资产管理规模还是市场覆盖来看都还处在起步阶段,发展空间很大,未来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据统计,全球目前约有2300多只ETF,约为全球基金数目的一半,其中大部分为股票ETF,新兴国家ETF达到401只。截至2010年第三季度,国内上市的ETF共12只(上交所9只),累计净资产超过730亿元(不含联接)。
道富资产管理公司产品开发董事Ken Wong表示,未来全球ETF可能继续高速发展。“1993年标普ETF问世时ETF并不为人所知,1993年到1998年ETF几乎没有增长,但在2003年2007年增长非常快,至今ETF唯一一年增长下降的是2008年金融危机。2009到2010年ETF继续高速发展,未来三年增长依然会很快。在亚太区中,中国A股50ETF每天的交易量排名第一,已经是亚太最大的。”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葛新元表示认同:“国内ETF产品从最初的50ETF问世到目前ETF数量越来越多,今年已经发行和准备发行的ETF有8只,估计今年新增ETF至少有10只,明年可能达到20只,甚至30只。目前这个阶段,国内ETF市场已经进入迅速发展阶段。”
展望未来,葛新元表示,未来国内ETF发展趋势会朝着两个大方向发展:第一,策略指数、主题指数,或是量化投资的策略模型,在指数化之后形成ETF产品,这是今后几年ETF发展的大趋势;第二,基于现有大指数的ETF进一步深化,在此基础上发展一些衍生产品,比如说做期权类的、连接票据类等。
股指连续大涨
指数化投资再现优势
十一长假之后,股指连续大涨,但就在上涨行情中,部分投资者却“笑不出来”——指数涨了,手里的基金却亏了。以10月11日为例,上证指数涨2.5%,但当日竟有超过1/3的基金下跌,平均跌幅0.9%!
统计数据显示,11日当天下跌的全部为主动管理型基金,正是由于管理者主观看好的医药类股票领跌,让这些基金全都踏空行情;涨幅居前的全部是指数型基金,以不变应万变策略的反而踏准了节奏。
不可否认,在不同的时期都有主动管理型基金比指数基金表现更好,但能持续战胜指数基金的却少之又少。统计所有成立满3年的主动股票型基金,55%的基金跑不赢沪深300指数,71%的基金跑不赢深证成分指数。
融通基金理财师认为,随着股市有效性逐步提升,希望通过主动选股来超越市场的努力可能徒劳无功。因此,普通投资者更好的选择是将获得市场平均收益水平作为期望目标。正如司机宁愿选择一辆在任何路况下都能跑到平均水平以上的汽车,也不会选择一辆适合泥泞地面却不适合高速公路的奇怪汽车。指数基金虽然“缺乏激情”,但中长期收益率可靠,正是实现上述期望的理想工具。
据悉,融通旗下第三只指数化产品融通深成指基金正在发行。融通基金理财师表示,通过一些主动的投资策略对实现投资目标大有裨益,如坚持定期定额投资,控制风险、实行目标收益锁定等。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