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滞涨阶段的结束为风格转变创造基本环境,而美元汇率下跌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为风格转变提供契机;当前的风格及其持续性应该取决于通胀的进度和美元的趋势,当通胀达到政府容忍上限而再次紧缩货币时或者美元见底反弹时,市场风格可能会再次从周期类转型非周期类;因此建议盯着美元趋势和通胀进度做配。
类滞涨阶段的结束为风格转变创造基本环境,而美元汇率下跌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为风格转变提供契机。我们在节后第一天发表的四季度策略报告《从类滞涨到经济周期再攀升》中指出经济周期的类滞涨阶段正在转向新的攀升过程,这为股市和周期类行业的反弹创造了较为有利的环境,这也是我们明确提出要提高周期性行业配置并认为市场的结构分化将发生阶段性收敛的原因;而前期美元汇率的持续下跌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为风格从中小盘和消费类转向周期性行业提供了外在契机。
行情的持续性应该取决于通胀的进度和美元的趋势。从最近我们和机构之间的交流看,市场普遍关注当前的这种快速风格转换行情会延续到什么时候。按照我们一贯的分析逻辑,库存周期的见底也意味着中期内通胀将再创新高,因此对这波行情比较类似于03年底至04年初的那一波行情,是经济见底和通胀达到政府容忍上限之前的那一段时间差里所形成的行情,因此,行情的演化时间和空间应该关注通胀的进度。另一方面,美元趋势也是值得重视的标志,当美元筑底反弹时也会给行情带来风险。
风险偏好上升,高风险资产成短期配置重点。我们分别用欧元或日元汇价以及长短期国债收益率价差衡量国外、国内风险溢价水平。目前来看,全球风险偏好已出现上升,对配置的意义则是加大股票仓位以及高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提高整体组合的β值。在四季度策略报告中我们已明确提出要提高周期性行业的配置,但从中长期角度看,这种配置状况要视美元趋势和通胀的进展而做出调整,当美元见底回升或者通胀达到政府容忍上限而开始调控流动性时,这种配置结构很可能会再次转变到非周期类行业上面去。因此,我们建议要盯着美元的趋势和通胀的进度。
回复该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