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18日晚,美国财政部公布了今年8月末外国持有美国国债的最新数据。出人意料的是,在5、6月份连续大幅减持美国国债之后,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在8月增持了217亿美国国债。
这使中国手中的美国国债库存从2010年最低点的8437亿美元(6月末),回升至8684亿美元。8月份外国政府对美国证券市场的净流入资金规模为336亿美元,而中国的增持部分就占73%。
外界分析认为,中国增持美国国债和中国各界对美国财政政策的判断有关。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费方域18日向本报透露,一名最近访问上海的IMF高官告诉他,美联储重启量化宽松政策的规模不会很大,因此美元继续下跌的空间有限。
尽管中国在8月增持美国国债至8684亿美元,但与2010年峰值的9002亿美元(4月末)相比仍有一段距离,2010年以来中国减持美国国债的幅度接近320亿美元。
与8月份短暂增持美国国债相比,多元化投资才是外管局这半年来主要的操作思路。美国、日本等国最近公布的数据表明,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在2010年上半年已经开始对其外国国债投资结构进行微调,一方面减持美国国债,另一方面增持日本和欧元区国债。
费方域对本报表示:现在进行回顾的话,你会发现外管局在2010年的外储多元化投资策略非常明智。
在当前美元持续走软的趋势下,外管局上半年在国债投资方面的策略微调,有效规避了汇率风险,在日本和欧元区国债投资上,中国甚至还能在账面上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汇率贴水”。
在6月19日中国宣布重启汇改之前,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一直锁定在6.82左右,而10月18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已经降到6.6541。与6月18日的汇率相比,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到10月18日贬值幅度已达2.54%。这样看来,外管局今年减持320亿美元美国国债的行动,就避免了超过8亿美元的汇率损失。而如果按照6月末8437亿美元的最低库存水平来算的话,避免的汇率损失可达14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在今年5月却大幅增持日本国债7352亿日元(合83亿美元)。日本财务省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中国已经净买入1.28万亿日元(145亿美元)规模的日本国债。
从5月末至今,日元兑美元汇率已经大幅升值12%。中国这笔145亿美元的日本国债投资,光从汇率变动中就获得了17.4亿美元的账面盈利。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在7月初购得至多4亿欧元(合5.05亿美元)的西班牙10年期债券。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10月初访欧之时也宣布:中国已经购买并积极考虑继续持有和购买希腊国债。
欧元兑美元汇率已经从6月1.2的谷底持续反弹,至今升值幅度已经超过15%。这意味着中国今年上半年对欧元区国债的投资,目前已经从汇率变动中获得15%的账面浮盈。
费方域对本报表示,如果美元继续走软,外管局自然可以逐步减持美国国债,持续外储投资多元化趋势。但他并不认为中国会大幅度抛售美国国债。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