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湖南天舟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天舟)将正式闯关创业板。作为一家图书出版发行企业,湖南天舟不乏亮点。但是,《创业家》发现,在2007及此前年度,公司一连串的关键财务政策中,大股东存在明显的异常获益,同时小股东出奇地保持沉默,而小股东们又一直被代持,这使得大股东的异常获益愈演愈烈。
如果这家公司得以上市,以后应该学会如何和资本市场的普通投资人相处,否则中小投资者利益可能很难得到保障。
增资摊薄小股东股权
湖南天舟大股东天鸿投资(即湖南天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87.29%,另外12.71%的股份由120名自然人持有。这源于公司上市股改前的一次大规模增持。
早在湖南天舟最初成立的2003年,天鸿投资出资195万元,持股65%,出版社工会(即湖南教育出版社工会)出资105万元,持股35%。
招股说明书记载称,“2007 年8 月28 日,天舟拓展召开股东会,同意公司注册资本由300 万元增至5000 万元,其中天鸿投资以货币4691 万元认购增资,教育工会以货币9万元认购增资。本次增资的定价在2007 年7 月31 日天舟拓展每注册资本对应净资产1.05 元的基础上,经协商确定。”这次增资后,天鸿投资的股比是97.72%,出版社工会的股比是2.28%。“2007 年9 月17 日,天舟拓展完成了本次增资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然而,仅仅5个月后的2008年2月,湖南天舟就股改成功,开始向IPO目标阔步前进。为什么在上市之前,出版社工会甘愿自己的股比被摊薄而不参与增资呢?其实天鸿投资持有65%股份,距离法定三分之二(66.67%)尚有微小距离,增资决议必须有小股东赞成才行,为什么小股东甘愿放弃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紧急分红,降低大股东的增资成本
其实,在本次增资之前,湖南天舟做了一次大手笔的分红,小股东完全有资金实力参与公司的增资。事后看来,这应该是专为大股东设计的。
照顾说明书称,“根据天舟拓展于2007 年7 月28 日召开的临时股东会决议及股东签署的协议,公司将截至2007 年7 月20 日经审计的可供分配利润总额48,271,240.88元全部以现金方式进行股利分配。”
这属于“紧急的”、“彻底的”分红。如不“紧急”,公司会稍微等几天,待2007年7月份的月报出来之后再分红,或者干脆等2007年年报决算后再分红,这样数字会更精确些,而7月20日,不是任何会计期的结尾,为了分红而半路结账并且要经过审计,给公司的会计师和审计师都会带来相当的麻烦。而说它“彻底”,也是因为挑了个非结帐日的数据去分配,而不是只分掉2006年末的数字,或者只分掉2007年半年报的数字。
这次分红共分配48,271,240.88元,按照股比,天鸿投资获得65%,就是3137.63万元,出版社工会获得35%,就是1689.49万元。从300万投资到4827.12万元分红,16倍的投资回报甚为可观。正是由于这次紧急分红,“增资的定价在2007 年7 月31 日天舟拓展每注册资本对应净资产1.05 元的基础上,经协商确定”才能成为现实。如果增资在先、分红在后,则增资的定价绝对不会这么廉价;如果增资在先、分红在后,天鸿投资要想占据97.72%的股比,至少需要付出比“货币4691 万元”多16倍的价格。
小股东出版社工会代持的105人,在得到16倍的回报后,不可能人人都不看好湖南天舟的未来而不愿认购一点增资,况且,刚刚得到分红的他们,手里不会太缺钱。
大股东的巨额借款
回复该发言
湖南天舟紧急分红降低大股东增资成本
2 回复:湖南天舟紧急分红降低大股东增资成本
破破仔仔2010-10-19 13:50:16 发表
小股东甘愿放弃利益,还体现在大股东天鸿投资一直大规模占用湖南天舟的资金,这部分资金足以影响湖南天舟的正常经营。
招股说明书称,“2006年年末,天鸿投资应付公司的往来款余额为3,658.68 万元,2006 年的资金占用费为170.66 万元;2007 年1~4 月天鸿投资新增应付公司的往来款为1,661.28 万元。2007 年7 月公司全部收回天鸿投资2006 年和2007 年1~4 月对公司的往来款及资金占用费,其中资金占用费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
到2007年末,湖南天舟的合并报表资产总额才7263.31万元,其中货币资金有2843.24万元,而在2006年末,货币资金仅有665.92万元;天鸿投资在2006年前就能累计借出3,658.68 万元,额度之大,足以影响湖南天舟的正常经营。
如果这些借款是履行正规程序后借出去的,则也应有股东会决议,小股东出版社工会也会是“同意”的。我们不禁要问,小股东为什么要同意?
都是代持惹的祸?
为什么小股东在关键问题上总是不做表态?
湖南天舟的小股东,在工商登记为出版社工会,但据披露,出版社工会是代持了上百号人的股份,并且是没有签署代持协议的。湖南天舟详细披露了代持产生的原因和认缴资金的流动情况,却没有披露表决权是什么样的。出版社工会可以作为名义股东去做很多事情,但是,事关小股东们利益的大事,如前所述的借款、分红、增资,出版社工会是否曾经正式征集过上百人的意见,并且将其带到股东会上,进而影响股东会的决议呢?没有披露,是否就是没有?
湖南天舟做的是图书出版发行行业,最初成立时有出版社工会这么一位业内股东,对其发展壮大,不能说没有好处,虽然它从出版社直接获得的营业收入不是很多,但如果说出版社工会只提供了105万资金而没有以人脉给湖南天舟以帮助,则不大可能。出版社工会能带领全体员工创办湖南天舟,不能说没有经济头脑,但在前述重大问题中,它选择了同意,或者说是沉默。在此之后,出版社工会体系的股东占比极少,声音随股比一起被压缩,想不同意或者不沉默,估计都不会有机会了。
上市之后,湖南天舟会担负大股东和更多小股东们的利益,为显示公平和秩序,在IPO的路上,湖南天舟应考虑详细披露相关程序和资料,以便投资者明白,在2007年这一系列削弱小股东们利益的行动中,小股东们究竟是同意,还是“被”同意的?
回复该发言
招股说明书称,“2006年年末,天鸿投资应付公司的往来款余额为3,658.68 万元,2006 年的资金占用费为170.66 万元;2007 年1~4 月天鸿投资新增应付公司的往来款为1,661.28 万元。2007 年7 月公司全部收回天鸿投资2006 年和2007 年1~4 月对公司的往来款及资金占用费,其中资金占用费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
到2007年末,湖南天舟的合并报表资产总额才7263.31万元,其中货币资金有2843.24万元,而在2006年末,货币资金仅有665.92万元;天鸿投资在2006年前就能累计借出3,658.68 万元,额度之大,足以影响湖南天舟的正常经营。
如果这些借款是履行正规程序后借出去的,则也应有股东会决议,小股东出版社工会也会是“同意”的。我们不禁要问,小股东为什么要同意?
都是代持惹的祸?
为什么小股东在关键问题上总是不做表态?
湖南天舟的小股东,在工商登记为出版社工会,但据披露,出版社工会是代持了上百号人的股份,并且是没有签署代持协议的。湖南天舟详细披露了代持产生的原因和认缴资金的流动情况,却没有披露表决权是什么样的。出版社工会可以作为名义股东去做很多事情,但是,事关小股东们利益的大事,如前所述的借款、分红、增资,出版社工会是否曾经正式征集过上百人的意见,并且将其带到股东会上,进而影响股东会的决议呢?没有披露,是否就是没有?
湖南天舟做的是图书出版发行行业,最初成立时有出版社工会这么一位业内股东,对其发展壮大,不能说没有好处,虽然它从出版社直接获得的营业收入不是很多,但如果说出版社工会只提供了105万资金而没有以人脉给湖南天舟以帮助,则不大可能。出版社工会能带领全体员工创办湖南天舟,不能说没有经济头脑,但在前述重大问题中,它选择了同意,或者说是沉默。在此之后,出版社工会体系的股东占比极少,声音随股比一起被压缩,想不同意或者不沉默,估计都不会有机会了。
上市之后,湖南天舟会担负大股东和更多小股东们的利益,为显示公平和秩序,在IPO的路上,湖南天舟应考虑详细披露相关程序和资料,以便投资者明白,在2007年这一系列削弱小股东们利益的行动中,小股东们究竟是同意,还是“被”同意的?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