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元贬值及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沪深300"十一"之后大幅飙升了12.6%。在"八二"现象持续了数月之后,大盘股终于爆发,代表大盘蓝筹股的中证100指数继续大幅上涨了15.8%,而深证100指数仅上涨了8.5%。7只股票型分级基金的净值出现严重分化--前期净值表现较好的基金近期表现较差,而前者一直受到压制的基金(如双禧分级)近期表现最好。总体来看,指数型基金的净值表现明显好于一般股票型基金,并且跟踪的指数包括的大盘股越多,净值表现越好。如双禧分级、瑞和分级,基础份额净值涨幅分别达到15%和12%。
就单只分级基金来看,由于高杠杆性,双禧B、银华锐进及瑞福进取的净值涨幅最大,均在15%以上。杠杆性基金全线上扬,二级市场表现明显强于净值表现,估值水平大幅回升。双禧B竟在6个交易日之内上涨了55%,银华锐进、同庆B也上涨了13%和10%。从成交量上看,杠杆性基金的成交大幅增加,表现最好的双禧B的成交大幅增加,2010年10月18日成交金额高达到1个亿元。
受益于大盘股的崛起,追踪中证100指数的杠杆性基金双禧B近期受到市场的大力追捧,在短短的六个交易日之类,上涨了55%上,其溢价率从-4.9%大幅飙升至26%,双禧A、B的整体性溢价率也从-0.74%上升为17%,并刷新了银华稳进、锐进之前整体溢价7.1%(7月29日)的最高纪录。我们在以前的报告中多次指出,溢价套利,即先从一级市场申购双禧100,再将其分拆成双禧A、B并在二级市场上抛售的风险远高于折价套利,即先从二级市场买入双禧A、B,将其合并成双禧100后,再将其从一级市场上赎回,原因是溢价套利需要投资者承担净值大幅下跌和整体溢价率大幅下跌的双重风险,而折价套利只需承担净值下跌风险,并且溢价套利还要多承担一个交易日的风险,通过场内进行配对转换溢价套利需要3个交易日,而折价套利只需两个交易日。
目前,双禧A、B本轮套利空间巨大,尽管有一定风险,仍值得投资者一搏;原因有二:
第一、本轮大盘股的行情是由人民币升值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且一些大盘股(如银行等)的低估值并未完全修复,中证100指数在短期仍有上冲的惯性。中证100指数中最大的两个权重行业是银行和保险,分别占据40%和10%左右。其中银行股在上涨之后,仍然比H股低10%~20%。从估值来看,目前银行板块的市盈率为9.63 倍,市净率为2.06倍;而非银行板块的市盈率为26.91倍,市净率为3.48倍,银行/非银行板块的估值比处于2002年以来的底部。从分红来看,三大行(工行、中行、建行)目前的分红收益率为4%,有较强吸引力。尽管目前银行板块的不确定性并没有消除,比如,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将维持较长的时间、银监会规范银信理财合作、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坏账问题、提高银行拨备率、非对称加息等等,但是银行板块的股价已经基本反映了投资者对银行业各种不利因素的担忧,为中长期的底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因此,我们认为以银行股为代表的估值修复行情仍有望延续,中证100指数后市仍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第二、投资者最终能否获得收益,主要依赖于在抛售当日双禧A、B的整体溢价率,而整体溢价率在短期内大幅回归到0的可能性较小。假定双禧A价格保持不变,如果不考虑套利成本(双禧100申购费率为0.2%~1.2%,大额申购费率接近于0),只有在双禧B除非在 3天下跌14%以上,投资者不会亏损。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