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浩。

苏照彬、宁浩、张一白。

张一白。
今年的“国庆档”三部大片,《剑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精武风云》无外乎都是武侠功夫类型,但明显都有不同方向的追求和创新。最有意思是,三部电影都把“变脸”和变换隐藏身份作为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设计。面对电影市场的火爆,好莱坞的压力,观众的需求不一,华语电影的传统类型电影要想守住防线继续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所以在2010年“国庆档”齐齐“变脸”,而目前出现的种种现象乃至争议,更值得我们思考、讨论……
10月18日下午,由北京小马奔腾影业主办的武侠巨制《剑雨》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剑雨》编剧、导演苏照彬,著名导演宁浩、张一白,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专家王旭东,资深影评人张卫、魏君子、李星文、宋子文、张小北、表江、云飞扬、阿木等出席了研讨会。
由吴宇森、苏照彬联手执导的武侠巨制《剑雨》以其宏大的气势,曲折的情节,全新的武侠理念,深刻的主题,被业内及媒体一致称赞为同类电影中武侠味最浓,类型最典型之作。《剑雨》也因完美的融合了武侠精髓、悬疑推理、恐怖惊悚、古典奇幻、暴力美学、禅学思辨、人文情怀等众多元素,被誉为新武侠电影的奠基之作。研讨会上,嘉宾们纷纷就《剑雨》的创新与突破,口碑与票房,先后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与辩论,并探讨了面对好莱坞电影的压力,中国的传统类型电影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如何创新与突破。
宁浩:《剑雨》是部武侠片 武侠与武打是两个概念
宁浩导演认为:大家都说武侠片,其实武侠片和武打片是有区别的。这几部电影中只有《剑雨》是武侠片,另外两部只能叫做武打片,因为没看从中看到侠,侠就是江湖,脱离江湖就不叫侠,你就是一个官府的人。你说《七侠五义》不是武侠,是公安题材,或者说只是有武打元素。所以当看到《剑雨》的时候,挺兴奋的,至始至终一直在讲武侠的事,没有在讲官府的事。《剑雨》第一给我信息量够大,背后有很多东西。第二就是它谈的东西不太城府,甚至跟我有关,从《剑雨》谈的内容来说,表层来说是回归家庭、回归生活、情感等等问题,深层来说,其实有一些关于宽容、救赎和宗教命题在里面。美国电影都是讲基督教的,所有类型片,无论什么片子,就是讲基督教,四大命题,成长、救赎等等。中国电影很难,我们好不容易总结出一个武侠,但是到今天好久没有看到真正的武侠片了,或者说背后有一层东西让你会想这些东西。所以从这一点来讲,我认为《剑雨》是个武侠片,另外两个是武打片。
张一白:《剑雨》不是类型片
导演张一白则提出了与宁浩相反的观点,并大胆地放言:“《剑雨》不是类型片。”张一白谈到,类型片是什么?咱们的名字叫做武侠片的创新,我觉得类型片是需要继承还是需要创新?或者是表里的关系?为什么叫类型?为什么要把它做成类型,既然叫做类型,我相信需要继承,哪些需要继承,那些需要创新,我们要把创新当成一个任务来做。我们的教育,我说的教育和宁浩说的教育都不一样,我受的价值观和艺术观和宁浩的都不一样。他感兴趣的和我感兴趣的都不一样,所以他能出《疯狂的石头》,我相信未来他的孩子,可能生下来之后第一接触的就是电脑、科幻、游戏等等。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