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安排了1461亿元
□本报记者包兴安
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日前表示,我国具备成为航天大国的条件;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李学勇表示,我国具备了一个航天大国的条件,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把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作为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目前我国整体科技发展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一些科研领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科技人力资源异居世界第一
“特别是神舟七号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实现出舱进行太空行走的国家之一。这是我国科学技术取得的标志性成就。”李学勇表示,作为落实规划纲要重中之重的任务,来加以实施。我们愿意在航天领域和欧美、俄罗斯等国家加强合作。
根据介绍,中国已经成为科学技术体系较为完备、科技人力资源世界第一、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的科学技术大国。“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42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研究开发人员总量190万人/年,居世界第二位。”李学勇说。
李学勇表示,经过60年的奋斗,我国已经成为科学技术体系较为完备、科技人力资源世界第一、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的科学技术大国。目前我国整体科技发展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一些科研领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0年来科技发展取得的重要成就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一是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二是形成了宏大的科学技术队伍。三是科学研究水平大幅度提升。四是突破了一批重大工程科技难关。五是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六是科技惠民成效显著。七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八是国际科技合作呈现新局面。
2009年科技投入增25.6%
李学勇介绍,建国之初,1953年财政科技投入只有5600万元;2008年全国财政科技投入超过2400亿元。如果用2008年的数据和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相比的话,增长了40多倍。
2009年,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安排了1461亿元。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及国家财政形势总体趋紧的情况下,2009年中央财政科技投入较2008年仍增长了25.6%。
李学勇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投入体系不断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格局初步形成,在国家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企业投入占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比重超过了70%。按照国际可比口径,2008年我国全社会R&D(研究开发投入)与GDP的比达到了1.52%。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总量达到4570亿元。
新能源开发方兴未艾
李学勇说,这几年来,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据初步统计,2008年企业研发投入的总额已经超过了3380亿,比2007年的2681亿增长了四分之一。2008年企业的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70%以上。
此外,李学勇表示,应对金融危机的科技支撑行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今明两年将会动员十万名科技人员下基层,进入企业。我们现在重点开发新能源产业,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利用农村的沼气等方面。总体上讲,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兴未艾。在新能源的发展方面,作为科技部门我们要加强它的技术供给,要突破核心技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
回复该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