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转战创业板
虽然沪指成功站上了3000点,但成交回报中,沪市仅兴业证券仍能看见机构买入的身影,机构买入的主要对象隐隐有转向创业板的迹象。刚上市不久的锦富新材和易世达均在昨日遭到机构抢筹,当中易世达在上市后的五个交易日中已有约1.7亿元的机构资金买入。
创业板重获机构青睐
和此前机构将主要精力放在煤炭、有色等权重股上的情形不同,昨日主板个股上机构买入的情形急剧减少,创业板上机构资金的活跃度再次复苏。
成交回报显示,上市五天的锦富新材此前一直不见机构身影,但昨日买入前五名中有两个机构席位,合计买入2000万元左右。此外,排名买入首位的中金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营业部一向被视作QFII集中营,其买入1177万元,也许代表着QFII开始介入该股。
同样上市五天的易世达则是从上市首日开始便不断有机构抢筹。上市第一天,3家机构席位便占据了该股的买入前三名,合计买入1.34亿元;10月15日,再有一家机构以1745.78万元的买入金额排名第一;加上昨日排名首位的机构席位买入的1600余万元,五个交易日中买入该股的机构资金总数约为1.7亿元。机构昨日再度介入,易世达股价盘中一度上涨超过8%,收盘时仍有4.03%的涨幅。
机构资金的转态从盘面的整体情况上也可见一斑。虽然沪指已收在3000点之上,但明显萎缩的成交量显示主力资金并没有继续大举买入;而创业板在20余只涨停个股的带动下全线走强,成交量从前日的近60亿元暴增至117亿元也说明入场资金明显增加。
有业内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机构资金对于前期不断下挫的创业板个股进行加仓也是情理中事。因为前期机构对创业板进行了大量布局,在目前股价处在相对低位时减持的动力不足,相反低位加仓在摊低成本之余还可以稳住股价,这也是机构继续买入创业板的重要动力。
创投概念股集体走强
在昨日为数不多有机构资金买入的主板个股中,电广传媒的情况格外引人瞩目。
虽然公司的主营业务属于影视传媒,上半年营业收入和业绩分别上涨64.8%和35.04%,说明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但资金对该股的强烈兴趣或许仍是集中在其创投项目的收益上。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加大了项目投资的力度,报告期内公司共完成投资项目16个,完成投资4.6亿元,其此前投资的蓝色光标、和而泰、数码视讯已全部实现IPO,并有多个项目即将发行或已上报证监会。这意味着,公司的创投项目正纷纷进入收获期。今年8月、9月,公司发布公告称其投资参股的太阳鸟和晨光生物首发已均获得通过。
昨日成交回报显示,买入该股最多的便是机构席位,买入金额达3203.8万元,成为其涨停的直接推手。
除电广传媒之外,整个创投板块昨日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作为分拆上市概念龙头的紫光股份昨日同样强势封于涨停,而本报此前重点报道的中路股份昨日也再度涨停。板块联动效应明显。
(新快报)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