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几年来,在北京两台演唱会同时举行的情况频频发生,而现在更大规模的音乐节也开始唱对台戏了。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北京变成了音乐狂欢之城,首届京浪音乐节在门头沟京浪岛公园里上演,同时长城探戈坞森林音乐节在延庆水关长城脚下拉开大幕。据统计,2009年,中国国内摇滚音乐节数量达到18个,而今年音乐节的数量更是急剧上升,仅是7月到9月,在北京及周边举办的音乐节就不下七八个。在唱片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中,音乐节市场异军突起,逐渐成为音乐圈备受关注的大事件。业内人士认为,趋于良性发展的音乐节市场极大带动了音乐产业的发展。
论营收 获益不光是钱
主办方 目前赚钱还有点难
内地音乐节的先行者,迷笛音乐节的经营历程大致能够代表音乐节市场的发展状况。2000年5月1日、2日,第一届迷笛音乐节在北京的迷笛学校大礼堂举行,当时有30支乐队参加,每天观众近千人。“从2000年第一届到2005年是亏损的,2006年持平,2007年略有盈利,2008年又大亏,如此循环。”迷笛校长张帆如是说。
虽然迷笛音乐节的品牌越来越有名气,但在过去11年里,迷笛音乐节的收入主要依靠门票,“11年里有越来越多的赞助商找到我们,但常常会理念不合,比如商家想在场内插上旗子,摆拱门,上边是他们的产品信息,但这和音乐节本身的气质有冲突,商业味太浓会让人觉得不自在,所以最终我们多数还是放弃了。”
在迷笛音乐节开拓的这条道路上,循环亏盈还算是好的状态,更多的还停留在亏损阶段。2007年,沈黎晖办了第一届摩登天空音乐节,并没有盈利,2008年即实现了盈利,2009年草莓音乐节小亏,2010年即盈利。一连两年的张北音乐节目前还未摆脱亏损的状态,承办方飞行者唱片的尤雅表示,“这两年都没盈利,艺人投入很大,也出现了很多假票,但今年比去年亏损情况好很多。张北今年有将近20万观众,门票收入就比去年高。去年没有赞助,今年也有赞助了。但我们做音乐节也没打算很快就赚到钱,今年10月2日到4日,我们要在朝阳公园举办世界城市音乐节,以北京、西安、成都、东京、纽约、巴黎这些城市为单位邀请歌手参加,投入不比张北少,我们是希望逐渐在音乐节市场上站稳脚跟。”
音乐人 贴路费到赚出场费
早期的迷笛音乐节场地都选择在迷笛音乐学校内部,参加演出的乐队没有任何费用,主办方不负担外地乐队的路费,只提供音乐节期间的免费食宿。而在音乐节市场发展了几年后,乐队不仅有了出场费,本届长城音乐节承办方 摩登天空唱片的宣传总监丁太升还告诉记者,现在乐手们出席音乐节的身价都已经翻倍了。而据悉,比较知名的歌手、乐队参加音乐节的出场费跟一般的商演没有区别,几首歌从几万到十几万不等。
当然出场费提升并非歌手们纷纷参加音乐节的首要原因,对他们而言,举办地的环境、主办方是否靠谱才更重要。索尼唱片旗下的台湾女歌手张悬从去年开始就是大陆音乐节的常客,仅今年已经参加了3个音乐节,包括五一期间的朝阳公园音乐节、7月的苏州音乐节,以及长城音乐节,最后一个让她最满意,张悬的表演时间是40分钟,一共演唱了8首歌,“在一个半山腰的草坪上唱歌,让我觉得很享受,这是我今年参加的最绿色的一个音乐节。”
举办地 促进旅游寻求发展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