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档案
东方汇富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05年成立。在上世纪90年代“上海滩证券三猛人”之一的阚治东(博客)的带领下,东方汇富已投资多个项目,包括华锐风电、华风科技、洋洋百货等。多个项目已经进入上市辅导阶段,预计未来一年将陆续登陆内地主板、中小板,以及香港主板等。
借由今日“东方系”项目的成功,57岁的阚治东正在享受其投资生涯的“第二春”,其品牌效应使得他和他的团队俨然已成为国内本土PE的领军人物之一。
11年前,上世纪90年代“上海滩证券三猛人”之一的阚治东因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了这个当时还不为国人所知的PE行业;11年后,他的团队所投资的华锐风电,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风电设备企业,行业排名中国第一、全球第三,且有望在今年走向资本市场。
从筹建官办创投公司深创投,到跳出体制自己创业,直至今日“东方系”项目的大获成功,阚治东的品牌效应,已使得他和他的团队成为国内本土PE的领军人物之一。2007年,奥锐万嘉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沈阳明华企业集团、维维集团等民营企业加入其中,公司注册资本金为4.1亿元,阚治东任董事长兼总裁。今年年初,阚治东又和安徽的皖能电力等机构合作成立一家创投公司,注册资金为3亿元。作为投资团队,阚治东不再成立管理公司,而是约定可以拿15%的投资收益作为奖励。
从GP(普通合伙人、担任管理人角色),到既是GP又是LP(有限合伙人),再到PE或者叫VC,11年来,阚治东的身份角色不断转变,背后折射的,是整个行业的沧桑变幻。
尽管已经57岁,但一旦提及这个几乎投入全部精力和感情的行业,他的表现和年轻人并无区别,思路敏捷,话题跳跃。
东方早报:PE为什么会成为当下的“众矢之的”,而VC就会显得亲民很多呢?
阚治东:1999年开始做风投,也不叫PE,开始叫创投,PE和创投之间多少有点区别。很多人喜欢VC不喜欢PE,觉得PE是投机的,其实这两者的概念差不多。都是股权投资,当然投资阶段上有区别。
从中国市场看,PE和VC哪个成功率高?其实两者差别不大。其实目前国内原创性技术很少,都是在以前原创性技术上改进的,叫创新技术,因此风险不大,但技术来源很重要。
目前资本市场的瓶颈,和企业成长没有关系。好多企业都是经过几轮融资才上市的。
东方早报:当时用的什么称谓?
阚治东:1999年我到深圳参加深创筹备。那个时候市场刚起步,中国证监会推出创业板,深圳为了配合创业板,举办高交会,成立政府主导的创业投资公司,全国各省市也纷纷由政府组办了创投机构。但当时大家都把创投理解为风险投资,理解为重点扶持高科技行业,认为政府职能应该大一点。当时在深圳筹备时,市里面决定拿5个亿给我们,深圳副市长提供了一份企业清单,计划凑足10亿元基金。但一圈走下来大家都不感兴趣,认为跟着政府做赚不了钱,因为大家虽然都是国有企业,但也是上市公司,是讲求回报的。按名单拜访了一圈的结果是,一分钱也没拿到。
东方早报:后来是“官方”出面的?
阚治东:是的。最后是当时的深圳市副市长庄心一亲自出面凑了2个亿,在专门协调会议加行政命令双重手段下最终一共凑了7个亿。
东方早报:在推出创业板之前的一段等待时间里面,我们这些企业有没有想过用其他的办法来上市?
阚治东:其实是有的,比如去韩国和中国香港上市,其他国家上市也有,不完全要等待十年,也有协议转让。
这笔资金一下子就投了很多企业,目前这些企业大都在国内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了,比如延华智能就是其中一家。
回复该发言
阚治东:保底PE危险 不会保证每年有20%收益
2 回复:阚治东:保底PE危险 不会保证每年有20%收益
薄荷希米露2010-10-21 13:06:22 发表
当初政府就是为了推创业板而十年磨一剑,所以需要等待这么长的时间。而且早年这些企业其实在当初也不是处于很早期的阶段,而是处于“差一步棋”的阶段,就是离上市还差一步。现在都说要投早期项目,其实早或晚很难判断。企业阶段也很难分,现在说雇员300人以内属于中小企业。但我说未必,比如像那些制鞋等简单劳动密集型企业,起码都有300人以上,你说它是中小企业还是大型企业?但像高科技行业,300人就很多了,所以不大好界定。
东方早报:怎么看待现在刚刚起步的股权转让市场?
阚治东:OTC,天津股交所在安徽的分支机构,也在建立过程中,因为要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势必有OTC市场这个层次。证监会也在做这样的努力,包括天津股权交易所。其他各省市也在跃跃欲试要做这件事,但目前我们的努力方向是建立一个比较大的、统一的OTC市场。
OTC市场怎么做会起步较好?我认为OTC的要求要低于创业板、柜台交易。这个市场要有影响力,也要赋予它一定的融资功能、交易功能。像天津股交所具备了一定的融资功能和交易功能,但影响力不大,交易量也不大,不活跃,所以去那里挂牌的企业不多。
其实OTC是为中小板和创业板输送资源的。像中关村,关心的人也就是几个投资人,其他人都不知道有这个东西,也不去关心。
东方早报:觉得是统一起来还是分别做比较好?
阚治东:统一起来有难度。刚开始可以允许一些区域性的先发展起来,但都要具备服务全国的功能。这样才能有竞争,才能形成统一的市场。为此政府需要制定规则。像台湾交易所里面,很多企业都喜欢留在那里,而不是去升板。
东方早报:哪种方式会活跃一些?
阚治东:很难说,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和海外的有差异。现在就没有席位费和会员费,只收经手费。
中国几个资本市场之间应该有竞争,任何地方有垄断都不好。没有市场因素在里面了。像现在深圳和上交所就没有竞争。
东方早报:那为了抢先一步上市,是不是现在市场环境比较浮躁?都在抢这一步,造成了“一边造飞机、一边飞行”的情况?因为我们看到一些企业,尤其是创业板推出后,有相当一批公司,在上市完成后,业绩成长性出现明显减缓,有的甚至走下坡路了。
阚治东:创业板企业,之所以叫“创业板”,就是说,有的企业会越走越好,而有的企业则会走着走着走不下去了,都是正常现象。所以,现在这种现象又出现了,并不一定是上市前过度“粉饰”和“包装”的结果。而是创业板企业必然会出现的现象,会出现分化。
当然,其中也可能隐藏着部分企业过高地宣扬自己今后几年的利润表现,托高估值,而上市后就现原形了。
东方早报:现在PE非常热,股东肯定是希望越早产出回报越好,那是否感到过在股东和冷静的投资抉择之间存在矛盾?
阚治东:我亲身经历觉得,现在说是“全民PE”也只是说说而已。更准确地说是“全民关心PE”。现在找我们的LP也蛮多的。但我们对这些股东都不认识、不了解,怎么可能就轻易接下盘来做管理人呢?
东方早报:从几大会计公司数据中发现一个现象,PE资金“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
阚治东:是的。现在资金出来确实有,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忽悠资金的人,也多了很多。我觉得,在其中,有很多人之前根本没有做过PE。
但我们觉得,PE/VC的管理人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的。比在电脑前买股票复杂多了。这里面涉及的环节非常多。一个好的PE管理人是应该把投资人的风险降到最低为首位的。因此有资金的人必须要懂得识别管理人。
如果你到我阚治东这里我不会保证你每年20%、30%的收益。虽然我过去做过很多成功的案例,但我也不敢保证以后不会有失败。
回复该发言
东方早报:怎么看待现在刚刚起步的股权转让市场?
阚治东:OTC,天津股交所在安徽的分支机构,也在建立过程中,因为要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势必有OTC市场这个层次。证监会也在做这样的努力,包括天津股权交易所。其他各省市也在跃跃欲试要做这件事,但目前我们的努力方向是建立一个比较大的、统一的OTC市场。
OTC市场怎么做会起步较好?我认为OTC的要求要低于创业板、柜台交易。这个市场要有影响力,也要赋予它一定的融资功能、交易功能。像天津股交所具备了一定的融资功能和交易功能,但影响力不大,交易量也不大,不活跃,所以去那里挂牌的企业不多。
其实OTC是为中小板和创业板输送资源的。像中关村,关心的人也就是几个投资人,其他人都不知道有这个东西,也不去关心。
东方早报:觉得是统一起来还是分别做比较好?
阚治东:统一起来有难度。刚开始可以允许一些区域性的先发展起来,但都要具备服务全国的功能。这样才能有竞争,才能形成统一的市场。为此政府需要制定规则。像台湾交易所里面,很多企业都喜欢留在那里,而不是去升板。
东方早报:哪种方式会活跃一些?
阚治东:很难说,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和海外的有差异。现在就没有席位费和会员费,只收经手费。
中国几个资本市场之间应该有竞争,任何地方有垄断都不好。没有市场因素在里面了。像现在深圳和上交所就没有竞争。
东方早报:那为了抢先一步上市,是不是现在市场环境比较浮躁?都在抢这一步,造成了“一边造飞机、一边飞行”的情况?因为我们看到一些企业,尤其是创业板推出后,有相当一批公司,在上市完成后,业绩成长性出现明显减缓,有的甚至走下坡路了。
阚治东:创业板企业,之所以叫“创业板”,就是说,有的企业会越走越好,而有的企业则会走着走着走不下去了,都是正常现象。所以,现在这种现象又出现了,并不一定是上市前过度“粉饰”和“包装”的结果。而是创业板企业必然会出现的现象,会出现分化。
当然,其中也可能隐藏着部分企业过高地宣扬自己今后几年的利润表现,托高估值,而上市后就现原形了。
东方早报:现在PE非常热,股东肯定是希望越早产出回报越好,那是否感到过在股东和冷静的投资抉择之间存在矛盾?
阚治东:我亲身经历觉得,现在说是“全民PE”也只是说说而已。更准确地说是“全民关心PE”。现在找我们的LP也蛮多的。但我们对这些股东都不认识、不了解,怎么可能就轻易接下盘来做管理人呢?
东方早报:从几大会计公司数据中发现一个现象,PE资金“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
阚治东:是的。现在资金出来确实有,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忽悠资金的人,也多了很多。我觉得,在其中,有很多人之前根本没有做过PE。
但我们觉得,PE/VC的管理人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的。比在电脑前买股票复杂多了。这里面涉及的环节非常多。一个好的PE管理人是应该把投资人的风险降到最低为首位的。因此有资金的人必须要懂得识别管理人。
如果你到我阚治东这里我不会保证你每年20%、30%的收益。虽然我过去做过很多成功的案例,但我也不敢保证以后不会有失败。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阚治东:保底PE危险 不会保证每年有20%收益
薄荷希米露2010-10-21 13:06:22 发表
为什么2000年到2005年证券业出现全面亏损、全面萧条,很多企业面临倒闭?就是因为“委托理财”。当时很多股民,就是投资者,认为委托证券公司炒股票是稳赚的,但偏偏证券公司炒股也会亏损。所以,当年证券公司为了揽客,也是承诺保底收益——8%、10%的保底收益,最终就是这个“保底收益”把很多证券公司搞垮了。很多证券公司亏损几十亿,就是这样来的。
今天的PE投资也是如此。承诺收益,一方面管理人自身承担着很大的法律风险;对投资人也是不负责任的,一旦投资人被高回报忽悠过去,到时候管理人根本是没有赔的本钱的。
今时今日,我们有这种“保底PE”到处忽悠,难道不危险吗?否则和过去一样,还是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东方早报:现在找好项目是不是很难?怎么来找项目?
阚治东:好项目竞争非激烈,像我们在管理着的安徽高科。我们天天在里面扑着,看园区里这些企业的资质啊、成长情况啊。那这样一来,对企业的了解肯定比突然听到一个项目,乘飞机飞过去看一次的PE要扎实很多。扑到就扑到、扑不到就扑不到。
最近宁夏也过来希望我们能帮他们做一个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提供给我们80家企业的名单。用这种方式做,更扎实一点。(编者注:今年3月份,以安徽省国有资本为背景的高科创投正式揭牌,注册资本3亿元,由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实业发展公司和上海东创万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分别持股40%、30%和30%。安徽创投公司总裁为阚治东。)
东方早报:投上海的项目不多?
阚治东:好像近年来我们对上海关注度确实也不高。最近我们和其他风投一起刚达成一个协议,投了一个医药公司。
似乎上海方面更关注500强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关心度相对较低。
我们在做政府引导基金的过程中,有两次没有成功,一次就是在上海。当时上海一个区长来和我们谈,要成立一个2个亿的基金。但在签了一个框架协议之后,就没动静了。我们想怎么回事,就去问了。对方说他们找了美国硅谷银行做中介,立了一套很完整的风投基金规则。搞规则就搞了一年的时间吧,后来又没声音了。再去一问,说区委书记、区长都调走了。
回复该发言
今天的PE投资也是如此。承诺收益,一方面管理人自身承担着很大的法律风险;对投资人也是不负责任的,一旦投资人被高回报忽悠过去,到时候管理人根本是没有赔的本钱的。
今时今日,我们有这种“保底PE”到处忽悠,难道不危险吗?否则和过去一样,还是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东方早报:现在找好项目是不是很难?怎么来找项目?
阚治东:好项目竞争非激烈,像我们在管理着的安徽高科。我们天天在里面扑着,看园区里这些企业的资质啊、成长情况啊。那这样一来,对企业的了解肯定比突然听到一个项目,乘飞机飞过去看一次的PE要扎实很多。扑到就扑到、扑不到就扑不到。
最近宁夏也过来希望我们能帮他们做一个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提供给我们80家企业的名单。用这种方式做,更扎实一点。(编者注:今年3月份,以安徽省国有资本为背景的高科创投正式揭牌,注册资本3亿元,由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实业发展公司和上海东创万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分别持股40%、30%和30%。安徽创投公司总裁为阚治东。)
东方早报:投上海的项目不多?
阚治东:好像近年来我们对上海关注度确实也不高。最近我们和其他风投一起刚达成一个协议,投了一个医药公司。
似乎上海方面更关注500强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关心度相对较低。
我们在做政府引导基金的过程中,有两次没有成功,一次就是在上海。当时上海一个区长来和我们谈,要成立一个2个亿的基金。但在签了一个框架协议之后,就没动静了。我们想怎么回事,就去问了。对方说他们找了美国硅谷银行做中介,立了一套很完整的风投基金规则。搞规则就搞了一年的时间吧,后来又没声音了。再去一问,说区委书记、区长都调走了。
回复该发言
共有3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