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明之前》海报。
(文/梅子笑)正在热播出的《黎明之前》被业内评价为“不输《潜伏》的谍战剧”,前几集更是以“强情节、碎镜头、多角度、快节奏、频闪回”被认为是“最有美剧范儿”的内地电视剧。编剧黄珂则认为,虽然网友列出了《黎明之前》模仿的美剧清单,但他没有模仿美剧(剧评),只是在电视剧中利用了大量的公共专业知识。
老派美剧迷 没想做“本土化美剧”
《黎明之前》将“特工技术”和“反转效果”这些美剧的惯用招数进行了“本土化”,因为不少网友认为该剧大量模仿了美剧,更有不少网友根据电视剧整理出该剧模仿的美剧清单。
编剧黄珂表示,自己生于70年代,从引进电视剧开始,就看过大量的美剧,所以是个资深的老派美剧迷:“70后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是美剧迷,最早看过《神探亨特》、《神探斯蒂尔传奇》、《侠胆雄狮》、《加里森敢死队》……这些美剧都看过很多遍。新美剧迷中的流行的美剧,非常喜欢《x档案》,前九季都看了并收藏了;《绝望主妇》、《迷失》(看专业剧评)、《the closer》、《犯罪心理》、《豪斯医生》等都看过,最喜欢《神探阿蒙》。”
但黄珂表示,虽然看过很多美剧,但从来没有想过要做“本土化的美剧”,只是想讲好一个故事.“而对侦破悬疑剧而言,情节和人物符合逻辑性,细节专业,就会让人感觉‘像美剧’吧。美剧也许就是一个标准。”
最喜欢间谍故事 推理和探索源于“公共知识”
黄珂表示,虽然大家都认为《黎明之前》是最有美剧范儿的内地电视剧,但其实对他影响最深的还是英国间谍小说家勒卡雷《抓间谍者》,“《抓间谍者》的作者,是一名英国MI6的特工,故事很枯燥,但是是用纪实手段写的真实故事,其中有大量行政、推理案例,这对我的影响最深。”
黄珂否认《黎明之前》是想做“本土化的美剧”,也否认在某些具体的情节中借鉴了某部具体的美剧,在他看来,所谓有美剧的感觉,在于《黎明之前》也有大量专业性和逻辑性很强的东西,而这些专业性的东西,更多来源于公共知识,而非美剧独有的内容。
黄珂表示自己一直是推理、探案、间谍的小说迷,也曾阅读过大量未经解密的资料,以及刑侦和特种工作的安全工作手册,对于跟踪、现场勘察等专业知识,有相当多的了解,在写作的过程中就会不自觉地运用。“我写到侦查的部分,就会有网友认为借鉴了CSI;写的跟踪的部分,有网友会认为学习了《跟踪》……但其实这些都是公共知识,并不是CSI独有的。”
尊重观众的智商 做到专业性和有诚意
《黎明之前》播出后,评论认为是一部尊重观众智商的电视剧,对此,黄珂表示,《黎明之前》相对专业,就在于自己希望在电视剧中建立一个真实的间谍世界,这个世界必须是可信的,所以不仅是技术和手段要专业,而且人物和情节也要经得起推敲。“保证专业性和逻辑性,观众才会觉得没有被煳弄。”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