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创业板指数昨天顽强地收于1000点上方,但笼罩在二级市场投资者头上的阴霾似乎并没有远去。截至昨日收盘,仍有18只个股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仍将“跌跌不休”
“11月1日第一批创业板上市公司原始股解禁之后,才会迎来真正的压力,到时候大多数赌创业板个股的个人投资者会亏更多钱。”沪上一中型券商策略分析师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国内很多创业板公司的成长性并不支持当前的高估值,因而在原始股东获得解禁权后,创业板个股将延续之前的跌势。
创业板下跌最早可追溯到今年6月17日。当天创业板指数大跌5.11%。虽然7月初创业板指数再度反弹,但9月初的高点距离6月17日的最高点位仍有近10%的差距。
创业板个股集体下跌,最大的影响是持有创业板股票的投资者遭遇惨重的损失。而统计破发规模可大体说明创业板个股下跌惨烈的程度。
据Wind资讯数据,截至昨日收盘,130只创业板个股中共有18只个股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其中破发最严重的是今年1月8日上市的朗科科技(300042.SZ),目前股价只相当于发行价的76%。
此外,财汇资讯统计数据显示,自第一批创业板股票上市至昨日收盘,共有37只股票曾经跌破过发行价,相当于每3只创业板个股中就有1只股票有过破发历史。
亏钱为何还要炒?
其实,通过2010年中期业绩报告,创业板公司华丽的成长性外衣早已被剥开。那么,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什么还会遭到二级市场投资者的“爆炒”呢?
南京一私募老总认为,一直以来,A股每推出一个新事物,大到一种制度,如股改,小到一个品种,如权证,上市以后都会受到职业炒家的大肆炒作,“创业板也不会例外。”
另外,上述私募老总认为,创业板公司上市会遭遇爆炒,盘子太小是最直接,甚至是最重要的因素。从二级市场坐庄的角度来说,盘子小便于操纵。
沪上一排名靠前的阳光私募总经理也指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高市盈率也导致二级市场投资者“爆炒”创业板,“但用市盈率高低来评估一只股票的贵贱,本身就是有缺陷的。”
上述人士同时表示,随着解禁期的日益临近,创业板压力仍然存在。但解禁只会造成短期估值压力,而对于基本面良好、增长前景广阔的行业和个股而言,下跌反而提供了较好的长期投资机会。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