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大学生的其他话题……

返回大学生……


我收藏的爽吧……


土地储备制度影响政府形象 国土部欲脱钩土地开发

1 土地储备制度影响政府形象 国土部欲脱钩土地开发
gucci04032010-10-21 17:30:37 发表
(责任编辑:刘朋)
  我国土地储备制度建立近10年来一直饱受质疑,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年发布的“2009年城市蓝皮书”中就直指作为政府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土地储备制度,在实践中暴露出缺陷。
  国家土地储备机构这种垄断地位,使得公权力在市场中不受制约;最终导致腐败的滋生……各方的不断质疑令国土资源部在不久前出台文件明确,在明年4月前,土地储备机构必须与其下属机构脱钩。
  就如何脱钩,有关专家则指出,在操作上必须有进一步的实施细则出台,以促进规范化操作,以“彻底杜绝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与原有下属企业‘断了骨头连着筋’的现象”。
  现行土地储备制屡受诟病
  “作为政府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土地储备制度,在实践中暴露出一些缺陷,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目标的实现。其中,土地收购价格机制因此而变得混乱,不仅给市场造成困扰,也给政府形象带来不良影响。”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城市蓝皮书”中的一段表述。
  从这段表述中,不难看出,蓝皮书对土地储备制度的质疑。
  事实上,对于我国现行土地储备制度的质疑不仅来自“业外”,就是业内人士、隶属于国土资源部的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邹晓云也认为:“土地储备不仅没有发挥调节土地市场的作用,反而严重干扰土地市场的正常运行。政府的社会形象也正在因为土地储备机构的无序扩张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
  邹晓云在最近由地产周刊就“脱钩”问题而召开的研讨会就指出,土地储备是政府通过收购的方式积累一定量的土地,本来目的是为了调节土地供应,保持土地供需平衡,这是政策的初衷。“但是事情的发展不完全如政策设计者所料,政府储备机构涉及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宽,权力越来越大,对土地市场的控制权逐步增加。特别是在实行土地由政府统一供给之后,政府对城市土地的垄断权大大加强。”邹晓云说,一方面,政府收购储备土地,向市场上投入多少土地完全由政府掌控;另一方面,由于进入市场的土地必须是熟地,土地的一级开发权掌握在政府手里,实际上土地供应的速度也由政府决定。也就是说,政府已经深深地参与到了土地市场之中,并成为了彻头彻尾的市场主体。
  蓝皮书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部门利益大于国家利益,很多土地储备机构热衷于收购增值潜力大的城市存量土地,土地供应也以追求增值为目的,忽视城市规划的限制和对市场的调控作用。”
  国土资源部发文强令脱钩
  各方的不断质疑令国土资源部在不久前出台文件明确:“2011年3月底前,土地储备机构必须与其下属和挂靠的从事土地开发相关业务的机构彻底脱钩。各地国土资源部门及所属企事业单位,不得直接从事土地一级市场开发。2011年10月底前完成清理和规范工作,并提交工作情况总结报告。”
  怎样正确理解“脱钩”?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教授朱道林认为,在土地储备的实践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土地储备的“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之间的矛盾。朱道林说,这种夹杂着公共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土地储备行为正是引起社会广泛质疑的主要原因。
  朱道林表示,国家提出土地储备机构应与其下属和挂靠的从事土地开发相关业务的机构脱钩,要求各地国土资源部门及所属企事业单位都不得直接从事土地一级市场开发的做法,是在合理分解土地储备机构的政府职能和市场机制方面的有益探索。
  邹晓云认为,政府对土地价格进行监控和适当的干预是应该的,至少尽量避免使用那些对地价具有刺激作用的运作模式和方式。
  脱钩谨防“断了骨头连着筋”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土地储备制度影响政府形象 国土部欲脱钩土地开发
gucci04032010-10-21 17:30:37 发表
  “政府在一级市场一家独大,影响了土地一级开发的效率和专业化。”山东省荷泽市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认为,政府热衷于直接参与一级开发,有时候是一些地方领导出于本部门利益的考虑。在实际工作中,甚至有些地方领导把一级开发当作一块“肥肉”,可以通过这个途径处理一些所在行政事业单位不能正当解决的费用,还能由此项工作延伸所带来的权力解决亲属的就业问题,以便更好地实施一些不正当的交易。王庆隆说:“这些背后的‘故事’,也是此次国土资源部禁止土地储备机构直接从事一级开发能否在地方上真正贯彻到位最大的阻力所在。”
  朱道林表示,这次国家提出的土地储备机构不直接从事土地一级开发,并将土地储备机构下属和挂靠的从事土地开发相关业务的机构脱钩,实际上是由土地储备机构委托有一定开发资质的开发企业进行土地一级开发,由土地储备机构提出开发要求,审计开发成本,并控制适当的开发利润,将土地开发达到熟地条件后提交政府出让。“应该说这是将土地储备的公共职能与市场机制(一级开发)分开的有益探索,从已开展城市的情况来看,也是可行的。”但是,朱道林认为,在操作上必须有进一步的实施细则出台,以促进规范化操作。
  邹晓云则提出,想要约束市场中的公权力,未来应该对政府的土地储备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管和制约。邹晓云主张,要设计一种强制性机制,确保市场供不应求时能够及时供应土地,而不是采取紧缩供应的措施。同时还要缩短土地储备管理链条,其中包括土地的一级开发;再次就是,要对土地储备机构出让土地的方式进行控制。
  还有专家提出,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一方面禁止土地储备机构直接从事一级开发,督促土地储备机构下属企业尽快脱离关系。另一方面,加大对一级开发招投标工作的监察力度,促使各地建立统一规范的土地交易市场,坚决打击招投标工作的暗箱操作行为,彻底杜绝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与原有下属企业“断了骨头连着筋”的现象。
  我国土地储备制度建立近10年来一直饱受质疑,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年发布的“2009年城市蓝皮书”中就直指作为政府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土地储备制度,在实践中暴露出缺陷。
  国家土地储备机构这种垄断地位,使得公权力在市场中不受制约;最终导致腐败的滋生……各方的不断质疑令国土资源部在不久前出台文件明确,在明年4月前,土地储备机构必须与其下属机构脱钩。
  就如何脱钩,有关专家则指出,在操作上必须有进一步的实施细则出台,以促进规范化操作,以“彻底杜绝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与原有下属企业‘断了骨头连着筋’的现象”。
  现行土地储备制屡受诟病  “作为政府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土地储备制度,在实践中暴露出一些缺陷,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目标的实现。
  从这段表述中,不难看出,蓝皮书对土地储备制度的质疑。
  事实上,对于我国现行土地储备制度的质疑不仅来自“业外”,就是业内人士、隶属于国土资源部的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邹晓云也认为:“土地储备不仅没有发挥调节土地市场的作用,反而严重干扰土地市场的正常运行。
  邹晓云在最近由地产周刊就“脱钩”问题而召开的研讨会就指出,土地储备是政府通过收购的方式积累一定量的土地,本来目的是为了调节土地供应,保持土地供需平衡,这是政策的初衷。
  蓝皮书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部门利益大于国家利益,很多土地储备机构热衷于收购增值潜力大的城市存量土地,土地供应也以追求增值为目的,忽视城市规划的限制和对市场的调控作用。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土地储备制度影响政府形象 国土部欲脱钩土地开发
gucci04032010-10-21 17:30:37 发表
  国土资源部发文强令脱钩  各方的不断质疑令国土资源部在不久前出台文件明确:“2011年3月底前,土地储备机构必须与其下属和挂靠的从事土地开发相关业务的机构彻底脱钩。
  怎样正确理解“脱钩”?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教授朱道林认为,在土地储备的实践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土地储备的“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之间的矛盾。
  朱道林表示,国家提出土地储备机构应与其下属和挂靠的从事土地开发相关业务的机构脱钩,要求各地国土资源部门及所属企事业单位都不得直接从事土地一级市场开发的做法,是在合理分解土地储备机构的政府职能和市场机制方面的有益探索。
  邹晓云认为,政府对土地价格进行监控和适当的干预是应该的,至少尽量避免使用那些对地价具有刺激作用的运作模式和方式。
  脱钩谨防“断了骨头连着筋”  “政府在一级市场一家独大,影响了土地一级开发的效率和专业化。
  朱道林表示,这次国家提出的土地储备机构不直接从事土地一级开发,并将土地储备机构下属和挂靠的从事土地开发相关业务的机构脱钩,实际上是由土地储备机构委托有一定开发资质的开发企业进行土地一级开发,由土地储备机构提出开发要求,审计开发成本,并控制适当的开发利润,将土地开发达到熟地条件后提交政府出让。
  邹晓云则提出,想要约束市场中的公权力,未来应该对政府的土地储备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管和制约。
  还有专家提出,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回复该发言
共有3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