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汽车的其他话题……

返回汽车……


我收藏的爽吧……


施泰德:2012年在中国产混合动力奥迪A6L

1 施泰德:2012年在中国产混合动力奥迪A6L
wangdaotonga2010-10-21 18:17:38 发表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
为庆祝奥迪在华销售百万辆,奥迪公司管理董事会主席施泰德特意赶赴中国参加庆典,在紧密的行程中抽空接受了网易汽车专访。
南方工厂是否生产奥迪尚不确定
网易汽车:奥迪曾在2010年初表示今年全球销量再次超过100万辆,从目前的趋势看,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主要的挑战来自哪里?
施泰德:从1-9月的情况看,奥迪在全球市场已经销售了829,300辆,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7.6%,平均每月销量超过92,100辆,并且销售势头非常好。照这个趋势看,今年销量再次超过100万辆是肯定的。如果要说到挑战的话,那最直接的恐怕就是我们的产能了。今年,我们的奥迪Q5在中国市场出现了供应紧张的状况,实际上,奥迪Q5在全球多个市场也同样供应紧张,但我们会尽最大努力支援中国市场。
网易汽车:与2008年奥迪首次全球销量超过100万辆相比,今年奥迪在各个市场的比例有何变化?利润会有何变化?
施泰德:奥迪的销量几乎在各个区域市场都有大幅度的提升,今年1-9月,我们除了在整个欧洲市场继续保持领先外,在全球其他市场都取得了良好的表现,我们的亚太市场和中国市场销量大幅上涨了53.5%和60.7%,销量远远超过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在美国市场,我们也上涨了23.6%。
至于利润,奥迪一直是高档品牌中盈利能力最强的品牌,这保证了我们始终有充分的研发和市场投入。由于现在还不到结算期,所以还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数据,但增长是肯定的。
网易汽车:您曾提到希望提高长春工厂的产能,解决供货问题,那么未来华南工厂的产能将占到奥迪中国多大的比例?
施泰德:我们非常关注中国的产能。我们首先会考虑长春工厂的产能提升。至于未来的南方工厂是否会生产奥迪,现在还无法给出准确的回答。

奥迪CEO:施泰德(资料图)
未来3年内实现第二个100万辆
网易汽车:按照奥迪的规划,2015年将把产品数量提升到42款,那么2015年的销量目标是多少?
施泰德:中国市场的发展是在是太快了,年销售20万辆曾经是我们2015年的目标,但是你们也看到了,这个目标今年就可以实现。所以,现在让我预测2015年的销售目标是非常困难的。目前可以预测的是,我们将在未来3年内实现第二个100万辆。
网易汽车:奥迪曾提出将把全系列的车型都引入中国,目前在低端产品的价格也在不断的拉低,在您的心目中,奥迪品牌在中国目标客户群的定位应该在一个什么样的范围之内?您对这个品牌有一些什么样更新的诠释?
施泰德:奥迪的中国目标客户是一群富有创新力和责任感,具有高品位鉴赏力和生活情趣的社会主流精英人士,奥迪从来不以价位来划分自己的用户群。
在中国市场,奥迪已经是“第一高档品牌”,但我们认为,仅仅做到第一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展现奥迪的百年历史、奥迪在科技上的不断突破、奥迪在履行社会责任上的进取精神。进取是奥迪品牌的魅力所在,也是我们奥迪用户的魅力所在。不会限制进口车和国产车销量比例
网易汽车:目前奥迪中国的销量中,进口车型的增速远高于国产车型,但销量比例远小于国产车型,您对此有何看法?您期望两者间是怎样的比例?
施泰德:大家知道,在中国累计销售的100万辆奥迪中,有90万辆是在中国生产制造的。换句话说,我们进口车的基数是非常低的,这也是我们与竞争对手在战略上最大的不同。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施泰德:2012年在中国产混合动力奥迪A6L
wangdaotonga2010-10-21 18:17:38 发表
今年,我们根据中国市场的需求,增加了进口车型的品种,市场销量也非常好。但进口车型的销量增速较高主要是由于基数低。至于二者之间的比例,我们并没有一个限制。我们会不断丰富市场上奥迪车型的品种,来满足中国用户的需求。
网易汽车:您能否用一句话说明欧洲市场消费者与中国市场消费者对奥迪品牌认识的不同?
施泰德:欧洲市场消费者与中国市场消费者对奥迪品牌的认识基本相同。如果一定要说区别的话,那就是欧洲的消费者对于奥迪的历史、技术了解得更多,也更深。
网易汽车:相比竞争对手,奥迪在中国的品牌认知度更高,但品牌形象更固化,更运动、更年轻的品牌形象该如何传达?这其中是否考虑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对接?
施泰德:进取是奥迪品牌的魅力所在,这也是我们向消费者传递的品牌形象核心。中国儒家文化思想的精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与奥迪的百年进取精神非常吻合。奥迪品牌从来就不缺乏运动和年轻,这一点,在我们的产品中有充分的表现。
2012年在中国产混合动力奥迪A6L
网易汽车:您曾表示2012年将投入73亿欧元的研发费用,这其中新能源技术将占到多大比例?
施泰德:新能源技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家很快会看到我们的混合动力车型,而且我们已经开发出了e-tron系列纯电动车型。新能源技术将占研发费用的比例,我们现在还不便透露。
网易汽车:相比竞争对手,奥迪的新能源车还未进入中国,是什么因素让您认为还不到引进的时机?未来新能源车型是否会选择国产?是否会选择中国的供应商?
施泰德:事实上,我们一直在关注向中国市场引进新能源车型的可能。可以肯定的是,在2012年,我们会在中国生产混合动力的奥迪A6L。至于电动车,由于它牵涉到包括完善的充电网络以及相关服务配套设施在内的一个庞大系统。奥迪的e-tron系列电动车将在2012年推出,是否导入中国生产,与这个系统是否完善密切相关。作为高档汽车品牌,我们将从对消费者有利与否来决定电动车的导入,以及导入的方式。
网易汽车:您是否认同豪华品牌的车主在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和推广上,具有更大的责任与积极性?豪华品牌是否该在新能源技术上投入更多?
施泰德:起码对于奥迪品牌的用户,我有这个信心。至于投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汽车企业都意识到新能源对于未来市场的重要性,高档品牌也不例外。在新能源技术上的突破与投入并不一定成正比,我们更应该看各个企业取得的成就。
网易汽车:奥迪作为一个豪华品牌在中国达到100万辆的销量应该是第一家,未来除了销量,您对中国市场还有何期望?
施泰德:这个问题,我们和中方伙伴有一个共识,就是未来我们将继续保持第一品牌形象、第一产品力和第一用户满意度,让用户在满意之外获得愉悦,感受惊喜。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