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财经的其他话题……

返回财经……


我收藏的爽吧……


吴晓灵:中国未进加息周期 通胀目标应控制在4%

1 吴晓灵:中国未进加息周期 通胀目标应控制在4%
月缺心2010-10-21 21:15:19 发表


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
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今日表示,中国资产货币化已接近完成,由银行供应超量货币的金融模式必须转型,在搞活金融的同时管住货币,将是金融服务为中国经济转型服务的最重要课题。她同时预计,由于过去我国长期通过银行超发货币推动经济增长,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通胀不可避免。全年通胀控制目标应在4%。
吴晓灵是在中欧-华安锐智沙龙上做上述表示的。她认为,过去30年间。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有银行主动提高的超量货币推动,大多数超量货币在产品市场化的过程中被吸纳。但随着这一过程的逐渐完成。用超量货币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必须转变。
央行加息释放政策信号 未来货币政策应转稳健
她指出,为了应对金融危机,09年我国货币政策不是适度宽松而是极度宽松,M2货币供应量达到17%。而今年前半年M2供应量也达到了17%。估计在年末将达18%,造成我国通胀压力增大。
她认为。当前中国经济表现出回升向好的基本趋势,宏观经济政策应从危机管理转向常规,货币政策应回归稳健。但她也同时指出,未来货币政策在控制货币新供给的同时,还要逐步回收在金融危机前及应对金融危机中超发的货币,任务很重。年内通货膨胀率控制在3%以内的难度很大。将目标定在4%较为合理。
她认为,在保增长、调结构、控预期的过程中,控制通胀预期已成为当前重点。央行20日开始加息就是一个信号,宣示未来将强化管理通胀预期的意图。
价格工具使用有难度 中国未进加息周期
吴晓灵坦诚,美欧日等经济体采取的量化宽松政策,很大程度上挤压了价格工具空间。因此不认同中国已进入加息周期。
吴晓灵表示,全球流动性泛滥是事实,这并是完全由危机后各国的刺激计划所导致的,在很大程度上由于金融危机在各国银行在政府的支持下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倒闭现象,使得危机前累计的多余货币无法退出。在国际低利率的背景下,中国如果采取价格工具收紧货币。必然吸引大量国际游资。同时,国际货币你体系缺陷放大了美联储政策的外部效应,将加大升值压力。因此,未来央行将更多采用央行票据、存款准备金率工具限制银行资产扩张,
吴晓灵同时建议,可以放开企业债券利率波动空间,通过市场调整实际利率价格。
美联储被误读引发货币占担忧
对于未来全球陷入货币战争的隐忧,吴晓灵表示,市场对于美联储政策的误读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货币战的预期。她指出,自2009年9月以来,美国信贷总量持续负增长,美联储不得已替代商业银行来提供货币供应,并非蓄意打响货币战争。
吴晓灵同时表示,美联储所面临的尴尬是美元同时作为主权货币和国际结算货币所不可避免的矛盾。一国政府只能以本国的通货膨胀指标为指导制定货币政策。随着人民币不断国际化,这种困境也将逐渐被中国央行所体会。央行加息后引起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大跌就是一个例子。
回复该发言
共有1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