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克友 (成都商报评论员)
在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现实下,有人忧虑盐业“市场秩序不规范”,开放条件不具备。然而为何盐业“市场秩序不够规范”?难道不正是盐业长期垄断、缺乏竞争的结果么?再者,食品卫生安全事故频发,并非市场竞争所致,往往是监管乏力的恶果。
卫生部日前公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碘含量(征求意见稿)》,拟将食盐中碘含量的上限减半,即将食盐碘强化量为20mg/kg~60mg/kg修改为食用盐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为20mg/kg~30mg/kg,并提出各地根据人群实际碘营养水平,选定适合本地的食用盐碘含量平均水平。据解释,目前食盐中碘含量偏高,有约5个省区处于过量水平,16个省区市处于大于适宜量水平,因此有“下调余地”。
食盐碘含量标准变化的意义,固然可以看着是卫生部门世易时移、因地制宜而为民众身体健康提供更安全更科学的标准体系,更值得关注的意义则在于:食盐垄断中那张加碘的“遮羞布”已经越来越低、越来越小,乃至难以“遮羞”了。
食盐加碘曾是中国盐业专营的重要理由。作为“计划堡垒”的盐业体制改革之所以举步维艰,就在于“防止碘缺乏病,维护人民身体健康”每每成为盐业公司、盐协冠冕堂皇的理由。
然而,这样的理由经不起推敲。如果说食盐专营是因为加碘,那为什么小工业盐也被纳入了专营的襁褓?实际上,专营即垄断,而垄断的结果只能是暴利。盐业公司从生产企业手中购买食盐的平均价格仅为400-500元/吨,加碘成本不过20-25元/吨,但盐业公司平均批发价就达1500-2000元/吨!最终全国的消费者为垄断的暴利买单。
当食盐加碘的标准在变化,食盐垄断的那“碘”遮羞布非但不能遮羞,反而成为打破垄断的一个契机和突破口。因为垄断建立在一个一刀切的标准体系之上,不能反映各地区食盐实际碘营养水平。哪些地区需要加碘,需要加多少碘,哪些地区甚至不用加碘,都是垄断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何况,人群与人群之间也存在着补多少碘的个体差异,垄断的食盐供给体系显然不能反映这些千变万化的需求。
能够反映这种需求的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市场不仅能消弭盐业垄断的暴利,本身完全能够更好地完成食盐加碘的使命。难道给食盐按相关标准加碘需要多么复杂的工艺吗?显然不是。那为何必须由指定企业生产食盐?而且它们还不能自主销售,不能自主定价。或云,食盐乃“特殊商品”,关乎民众健康。所以,食盐的批发销售只能由政府指定的惟一一家经销者,即各地盐业公司来执行。那么从牛奶到面包,哪样不关乎民众健康?难道这些商品也需要专营?
在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现实下,有人忧虑盐业“市场秩序不规范”,开放条件不具备。然而为何盐业“市场秩序不够规范”?难道不正是盐业长期垄断、缺乏竞争的结果么?再者,食品卫生安全事故频发,并非市场竞争所致,往往是监管乏力的恶果。当盐业垄断打破,把盐业的生产(包括加碘环节)、运输、批发、销售都交给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那么监管部门摆脱了利益纠葛,更能尽到监管职责,包括对加碘标准的监督执行。
加碘不能成为盐业垄断遮羞布,何况这“碘”遮羞布已所剩无几。
回复该发言
付克友:彻底撕掉盐业垄断那“点”遮羞布
共有5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