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686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同期加快2.5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5600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29325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113735亿元,增长9.5%。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长9%,今年增长将达到10%。
当金融危机来临时,只要政府能够采取正确的政策,经济是能迅速恢复活力的。比如,1992年发生金融危机的瑞典、芬兰,1997年经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韩国都能迅速复苏。而1981年经历金融危机的墨西哥和1992年遭遇金融寒流的日本则陷入经济衰退,原因就是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有问题。
三季度的经济增速回落主要是由于去年基数的影响和部分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去年经济走势是前低后高,一季度增长6.2%,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10.7%。1992年一季度至2010年2季度,各季GDP增速均值为10.3%,标准差为0.71%。在二季度出台了多项打压政策,主要包括:4月初,三年期央票恢复发行,央行连续回收流动性;4月中旬,出台“国十条”,加大房地产调控力度;5月初,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开始强力推进淘汰落后工作;5月下旬,部署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工作;6月中旬,重新启动人民币汇率改革;6月下旬,宣布自7月15日起取消406种商品出口退税。3季度,企业家和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均有下滑。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结束连续五个季度的回升态势,降至46.9%,较上季下降1个百分点。宏观经济热度预期指数为47.3%,比上季下降0.5个百分点。当季银行家宏观经济指数为52.1%,较上季下降3.4个百分点,系2009年以来首度回落;银行家宏观经济预期指数为50.6%,较上季预期回落2.7个百分点。政策性刺激的加速效应难以在长期内持续,短期宏观政策应该注意下滑力量的滞后性和同步爆发性,重视调控政策叠加效应。一些着眼长远的政策收到成效需要时间。
回复该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