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因素仍然是影响当前A股市场运行趋势的主导因素。鉴于6月份我国新增信贷规模仍有可能超预期,使得6月份我国贷款余额同比增幅继续维持在高位水平的可能性较大;此外,考虑到目前海外主要股票市场指数仍处在自今年一季度以来的反弹趋势中,且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超预期有利二季度我国GDP增速预期提升,因此,预计7月份A股市场行情景气度仍然可能维持相对活跃的态势。
市场阶段性的潜在的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新股IPO正式重启、新增限售股解禁压力显著增加、上市公司再融资欲望可能大幅上升等因素,意味着未来A股扩容压力将逐渐增大,并可能使得当前市场供求关系“一边倒”的格局逐渐发生变化,未来市场供求关系可能逐渐趋于“平衡”格局,甚至向“供求紧张”格局转变;其二,我国房价的再度过快上涨,以及新增信贷规模的过度膨胀,存在被新政策调控的风险。
我们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前景充满乐观,这不仅是源于制度设计本身,还源于中国已具备改革成功的土壤,以及政府的决心。第一,中国正进入资本相对过剩时代,劳动者收入比例上升具备现实可能性。第二,国家高收入低负债,使得“藏富于民”和转移支付具备操作空间。第三,政府的决心保证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成功。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仅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还是事关经济全局的战略要点。
政府对民生的关注已取得历史性进步!2006年取消农业税对于数千年来的农业国是个历史性突破;明确农村土地承包制度长期不变、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对于土地国有集体所有制国家具有划时代意义,让8亿农民有机会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福利;3年内实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超过90%,以及2009年在全国10%县区的“新农保”试点,表明中国正进入“全民保障”的重大历史时代。放在这个背景下去理解当前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我们有理由相信政府的决心。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一个核心,两个跟进”。一个核心是以工资改革(初次分配领域)为核心,两个跟进是加强社会保障和福利(再分配领域)、改革税收和财政分配体制。中低收入人员收入的提高已具备市场土壤,初次分配领域的改革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收入的提升是长期确定性趋势;无论从总量还是占比看,国家在医疗、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住房保障、农业补贴等再分配领域都加大力度;税制改革使得各生产要素的收入分配更趋公平合理,利于将更多福利转移到中低收入者。
生物医药、商贸零售、家电、食品饮料板块有望受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上一轮的局部收入分配改革时期(1998-2000年国家公务员提高工资),基础消费类板块的估值都有较好表现。而本轮行情中,市场深度挖掘4万亿投资相关的基建板块,导致基础消费板块“相对受冷”,而这恰好给当前投资者予买入机会。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