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财经的其他话题……

返回财经……


我收藏的爽吧……


经济平稳如期 加息或抑资产泡沫

1 经济平稳如期 加息或抑资产泡沫
mad3022010-10-22 23:36:22 发表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时隔近三年的加息“惊雷”不期而至,10月19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决定自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
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贺军接受《中国联合商报》采访时表示,这次加息距离2007年的最后一次加息,已时隔34个月。加息或意味着通胀率可能超过预期,加息目的或为防通胀,此次加息举措将有利于改善负利率的状况,将会收缩流动性。
在三季度数据发布之前,加息令市场对三季度的宏观数据多了几分猜想。央行仅在上调部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后10天的时间,再次挥起加息大棒,令市场更多猜测:三季度经济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而物价水平或仍在高位。
答案就在央行宣布加息约40小时后得到了。
10月21日上午10时,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686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同期加快2.5个百分点。但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CPI同比涨2.9%,9月份CPI同比涨3.6%,涨幅创23个月新高。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向《中国联合商报》表示,这一速度对大多数国家而言算得上热火朝天,而对中国来说,已较今年早些时候温和减速,也是比较符合决策层对经济平稳增长的预期。

经济增长平稳

让经济增长缓慢减速实现平衡增长恰是政府方面努力为之的。贺军表示,GDP在第三季度增幅降至9.6%,将会令政策制定者感到欣慰。
从前三季度数据来看,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称,当前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总的经济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巩固,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粮食初步预计再获丰收。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消费、投资、进出口三大需求也保持较快增长。就业形势好于预期,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物价也保持基本稳定。
“今年早些时候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看上去已成功帮助中国经济在过热和严重减速之间,找到了一条软着陆的道路。”贺军表示,“随着通胀水平达到新高,且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经济增速势头不会改变,但要保持较长时间内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仍然要加大对调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力度。”
而令政府更多忧心的是消费价格指数(CPI),9月份CPI上升3.6%,显示通胀已达到两年来新高。该数据仅比8月份的3.5%略高,上涨主要集中于波动较大的食品价格上。实际上,政府年初为通胀设定的目标上限是3%。10月19日,央行出人意料地宣布加息0.25个百分点。许多分析人士据此推测,GDP和CPI数据可能将远高于预期。
“突然加息来应对9月份CPI的再创新高,同时央行将更为关注贷款的过快增长和资产的泡沫化压力。”贺军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9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第三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时,就将以往一直强调的“保增长、调结构、防通胀”的次序进行了颠倒,将“防通胀”提到了首位,并且提到“任务依然艰巨”,这也为本次加息埋下了伏笔。

加息抑制资产泡沫

从加息方式来说,最佳方式应该是在存款利率上调的基础上同时上调贷款利率,兴业证券经济学家鲁政委向《中国联合商报》表示,从加息的辅助性措施来,还应该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
面对近期资源价格改革、流动性过剩、美元贬值三位一体引发的恐慌性通胀,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近期国际油价的上涨仍是石油市场金融化的必然结果。最近世界货币体系动荡,美元贬值使得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经济平稳如期 加息或抑资产泡沫
mad3022010-10-22 23:36:22 发表
在张茉楠看来,CPI指数并非反映经济活动中总体物价水平的指数,而只是反映生活成本的一个参照。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包括美联储、英格兰银行在内的各国央行都对过去的政策进行了反思,其中一个重要的警示就是,紧盯CPI指数以对抗通胀的传统策略是不够的。
全球化带来的资本流动使得资产价格更容易出现自我强化型的泡沫式增长,而资产泡沫往往波及大宗商品等生产资料市场,造成代表生活成本的CPI指数最终也抬头向上。贺军表示,此前澳大利亚央行的升息政策虽然还不大可能成为大多数国家的选择,但用CPI来为资产泡沫化做挡箭牌显然已经落伍。
在持续的“负利率”下,货币政策又将如何?是否进入长期的加息通道,这其实与目前的CPI走势并没有直接的联系。“物价上涨,实际上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收紧流动性,减少货币供应,并不会直接对供需关系产生影响。本轮物价上涨并不是大家拿着钞票去抢购造成的,而是因为天气等季节性原因导致供需的不平衡。加息应该从去资产泡沫的角度去考虑。”张茉楠说,由于长期处于负利率状态,居民的资产配置行为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负利率的状态长期得不到改变,那么老百姓手里的钱很可能拿出来进入股市、楼市或其他保值渠道,从而继续推高资产泡沫。
“负利率的情况不能长期维持。除了增强对困难群体的保障,也要增加投资渠道。”贺军说。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时隔近三年的加息“惊雷”不期而至,10月19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决定自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贺军接受《中国联合商报》采访时表示,这次加息距离2007年的最后一次加息,已时隔34个月。
在三季度数据发布之前,加息令市场对三季度的宏观数据多了几分猜想。
答案就在央行宣布加息约40小时后得到了。
10月21日上午10时,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686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同期加快2.5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平稳让经济增长缓慢减速实现平衡增长恰是政府方面努力为之的。
从前三季度数据来看,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称,当前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总的经济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巩固,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粮食初步预计再获丰收。
“今年早些时候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看上去已成功帮助中国经济在过热和严重减速之间,找到了一条软着陆的道路。
而令政府更多忧心的是消费价格指数(CPI),9月份CPI上升3.6%,显示通胀已达到两年来新高。
“突然加息来应对9月份CPI的再创新高,同时央行将更为关注贷款的过快增长和资产的泡沫化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9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第三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时,就将以往一直强调的“保增长、调结构、防通胀”的次序进行了颠倒,将“防通胀”提到了首位,并且提到“任务依然艰巨”,这也为本次加息埋下了伏笔。
加息抑制资产泡沫从加息方式来说,最佳方式应该是在存款利率上调的基础上同时上调贷款利率,兴业证券经济学家鲁政委向《中国联合商报》表示,从加息的辅助性措施来,还应该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
面对近期资源价格改革、流动性过剩、美元贬值三位一体引发的恐慌性通胀,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近期国际油价的上涨仍是石油市场金融化的必然结果。
在张茉楠看来,CPI指数并非反映经济活动中总体物价水平的指数,而只是反映生活成本的一个参照。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经济平稳如期 加息或抑资产泡沫
mad3022010-10-22 23:36:22 发表
全球化带来的资本流动使得资产价格更容易出现自我强化型的泡沫式增长,而资产泡沫往往波及大宗商品等生产资料市场,造成代表生活成本的CPI指数最终也抬头向上。
在持续的“负利率”下,货币政策又将如何?是否进入长期的加息通道,这其实与目前的CPI走势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负利率的情况不能长期维持。
事实上,居高不下的物价令市场倾向于判断央行已经进入加息通道。
回复该发言
共有3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