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发布暨第七届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高峰论坛在湖南长沙县召开。
新华网长沙10月23日电(记者明星)以“统筹城乡、深化改革、绿色发展”为主题的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发布暨第七届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高峰论坛23日在长沙举行。此次论坛就中小城市统筹城乡发展、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绿色发展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郑新立在论坛上说,今后20年是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时期。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总结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城市化经验,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要以“方便、和谐、宜居、低碳”为目标,努力创建生态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城市。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应当具有以下4个明显的特征:应当是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是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同步推进的城市化,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相结合整体推进的城市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化。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在发言中说,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必须加强和创新城市管理工作。发展和管理是两个轮子,管理是发展的保障。为适应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必须创建学习型城市。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关键是管理者要树立民主管理的意识,要积极探索以市民为主体的城市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居民代表会议、居民委员会等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市民决策机制。管理者要改变过去以管为主的形象,树立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形象。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成杰在论坛上就如何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出思考和建议:第一,推进城镇化发展,特别是促进城乡发展新格局的形成,要加大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力度。二元结构体制的长期存在,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第二,走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要加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体系建设;坚持统筹城市资源,向农村合理流动;坚持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坚持统筹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坚持统筹保护和利用耕地、淡水资源;坚持统筹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坚持统筹安排与分类指导,走科学的中小城市发展道路。
高峰论坛发布了2010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报告,公布了2010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市”、“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和“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名单。
江苏省昆山市、江阴市,广东佛山顺德区等被评为2010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市;江苏省昆山市、扬中市,山东省莱西市等被评为2010年度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启东市,山东省邹平县等被评为2010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在2010年度“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中,山东省11个县市上榜,江苏省有7个县市(区)上榜,河北省有6个市(区)上榜。
论坛上举行了首部反映中小城市发展现状、发展趋势的《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10)》绿皮书首发式。此书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国家发展战略、政策法律和中小城市的发展实际,对中小城市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推进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深入剖析,对中小城市把握科学发展内涵和要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