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略统计,本周沪市大盘11上11下具有象征性意味的3000点,包括四次较为像样的冲击,其中一次还触及3041点的半年新高,并且有两个交易日收盘收于3000点之上,但沪市最终仍以未站稳3000点结束本周交易。
综合一周看,沪指呈现震荡调整格局,全周微涨0.13%,深证成指则震荡上行,全周上涨3.6%,并在周五触及13346.33点的9个月来新高,不过,两市涨幅均较上周的8.49%和7.17%显著回落。
与此同时,两市成交也出现萎缩,继周一创出4800多亿元的历史最高单日成交金额后,基本呈现逐步缩减态势,周五日成交金额合计为3500多亿元,为周内日成交最低,尤其沪市成交量由周一的逾3000亿元降至周五的不足2000亿元。
大盘涨幅显著收窄,一方面缘自市场短时间内快速攀升后的休整需要,事实上,沪指自9月下旬2573点发力冲高至3041点,劲升468点,期间没有出现像样回调,技术上已有调整之需;另一方面,近期各种超预期信息较多,给投资者情绪和心态带来不稳定影响因素,加剧盘面震荡。
提及超预期信息,以加息和三季度经济数据对市场影响最为深刻。周二晚间,央行宣布自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大大出乎市场意料,并引发欧美股市大跌,然而,利空之下周三A股却表现强劲。
对此,有分析认为,央行意外之举打乱投资者操作节奏,使得市场预期被动调整,而调整需要时间,周三低开后,在越来越多人认同加息表明管理层对经济的信息、旨在治理通胀预期、起到警示作用的情况下,市场的解读开始偏向乐观。
西南证券首席策略研究员张刚表示,加息0.25个百分点尚无法消除负利率现状,加息令市场预期通胀持续,并加大投资追求保值增值意愿,他认为A股下跌之后有望迅速收窄跌幅,并转为上涨。
不过,周四上午公布的三季度经济数据,不论GDP还是CPI都略好于市场预期,股市却应声而落,尤其沪市跌势明显,并延续至周五,周五全天上证指数始终未能触及3000点,加之成交量显著回落,令一些投资者担忧市场多头热情已逐渐散去。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认为,大盘处于相对强势,一方面,尽管本周股指多以震荡为基调,但收盘时每天两市计有20余只股票涨停,有时达到30只股票涨停,显示市场人气未散;另一方面,市场对加息反应较为积极,显示做多的意愿并没有因为加息而熄灭。
值得一提的是,本周股指期货合约价格相对现指依然乐观,从侧面反应市场做多信心,尤其周五期指在现货市场收盘后快速上涨,升水进一步增大,11月合约已升水86点。
长期跟踪股指期货的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蓝昭钦分析指出,期货交易热情高涨,持仓屡创新高,显示期指投资者存在做多惯性,下周市场震荡上行将是大概率事件。
下周为十月份的最后一个交易周,三季报将全部完成披露,同时,基金的三季度投资组合也将陆续亮相,个股和板块热点都将十分丰富。张刚认为,一方面,“十二五”规划的相关热点仍会保持活跃,另一方面,在美元指数维持弱势格局背景下,资源类板块也有望走强。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