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时40分,亚运火炬传递河源站在河源文化广场拉开序幕。文体表演、起跑仪式结束后,9时15分,火炬传递从河源文化广场开始,经东江首府、兴源东路、建设大道、河源大道、沿江路,预计于11时返回河源文化广场,在此完成收火仪式,两个多小时的圣火传递将光耀槎城。
在昨日上午召开的亚运会火炬传递河源站新闻发布会上,第16届亚运会火炬传递运行中心先遣组第三组组长李国平通报了火炬传递的进展情况。河源市新闻发言人、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月朋通报了火炬传递的时间、传递路线和亮点,介绍了起跑仪式和庆典活动,以及80名火炬手选拔情况。
火炬传递过程展现河源文化特色
作为国内亚运火炬传递第15站、广东省第11站,河源最终确定的传递路线全程9.6公里。这一条路线的设计,得到了广州亚组委的充分肯定。沿途群众将载歌载舞,展现河源文化特色。沿途景观设计和布置都紧扣“隆重、热烈”的庆典要求,不仅充分展示河源“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的城市形象,还将充分展示河源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取得的丰硕成果。这条路线实现了自然美景、人文气息和现代城市多元素的充分结合,有明显的客家古邑气息,非常符合亚组委对传递城市的要求。
80名火炬手具有鲜明代表性
据新闻发布会透露,亚组委分给河源的火炬手名额为80名,其中河源本土的火炬手有31名,他们由亚运火炬传递河源站筹委会选拔推荐,分别来自市、县(区)各级机关、企事业、学校、医院、部队等。
河源在选拔火炬手过程中采用了组织单位推荐的方式进行,严格按照亚组委有关火炬手选拔规定,经过推荐、评审、签署文件、资格审查、名单确定5个程序最终确定,充分体现了广泛参与、面向大众、面向普通劳动者的选拔原则。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火炬手有工人、农民、公务员、记者、医生、军人、老年人、教练、学生、少数民族等,覆盖面广。二是具有鲜明的代表性。火炬手中有不少是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士和社会精英,如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张国权等。三是火炬手年龄跨度大。年龄最大的火炬手68岁,是省老体协副主席、市老体协主席李万源;最小的仅14岁,是市体校女运动员。
叶乔波出任第68棒火炬手
我国著名短道速滑运动员叶乔波将出任第68棒火炬手,于今日上午10时38分许,把火炬从沿江路“高喷”西灯柱10米处传递到沿江路“高喷”东第一灯柱处,距离有100米。
出任河源亚运火炬传递第一棒的是河源举重教练欧争涛。在刚刚结束的省运会上,他带领河源运动健儿获得5枚金牌。河源市副市长吴有必将传递第二棒。作为文化宣教线的优秀代表,河源日报社新闻中心主任谢雨将出任第58棒火炬手,今日上午10时25分左右,把火炬由河源大道利大利宾馆休闲中心前传递至河源大道新港路口加油站侧。(河源日报 高芳芳)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