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受到市场高度关注,关于“中行11款理财产品未达预期收益”的信息夺人耳目。这些信息源于国内理财研究机构——普益财富的一份统计数据:今年以来(数据截至9月16日),共有5096款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其中有38款到期产品未能兑现预期的最高收益率,其中有28款产品属于结构性理财产品。这38款产品来自14家银行,其中仅中国银行一家就有11款产品上榜,占比近三成。
中行的这11款产品都属于保本型结构性理财产品,挂钩标的有黄金、汇率、基金等。日前,理财周报记者就结构性理财产品的相关问题专访了中国银行金融市场总部总经理章砚。她是产品部门负责人。她给记者留下的印象是专业、严谨。
准确说法是“条件收益率”
问:按照普益财富的统计,11款结构性理财产品未能兑现“预期最高收益”。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答:这个数字我们注意到了。市场中有各种说法。从专业角度看,很多说法比较模煳,很多概念有待澄清。
对于挂钩型的结构性理财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的提法就不对,准确的说法应该叫“条件收益率”——任何的收益都对应着和客户的一个约定,在某种条件下实现高收益,在另一种条件下实现另外一种收益。这种收益设定情形和预期收益率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预期收益率的概念是:投资者把本金给银行,银行按照与客户约定的投资指引,自主地进行投资运作,凭借专业能力实现最后的收益率,这个收益率是不定的,所以有“预期”一说。
但是结构性理财产品一开始就有条件的约定。这个条件是清晰的。中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上也没有提“预期收益率”的词语。
我们能保证做到的是:满足了条件,实现约定的收益。这是我们的职责。如果说,到了这个条件,最后该达到的收益没达到,那就是我们的问题了。如果没有获得高收益,那一定是在另一个条件下获得低收益。对银行来说,更大的责任在于保证这个低收益的获得——本金要安全,最低收益要取得。
与主动投资管理不同,对结构性理财产品,在产品的设计阶段,是根据客户的约定来设计实现收益的条件,之后在产品运作阶段,银行也是严格按照与客户约定的条件去运作的。
结构性理财产品最大的特点是审慎。和一般理财产品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在实现客户某种市场判断的同时,本金安全和最低的收益率是银行保证的。这是银行对客户的一种责任。
问:未实现高收益的11款产品在中行结构性理财产品中的占比如何?
答:一个产品的收益可能高也可能低,应该综合来看,总共发了多少款,有多少款实现了高收益,有多少款实现了低收益。这样评价比较客观。实际上,2010年到期的中行挂钩型理财产品有85款,报道提及的11款产品只占其中一小部分,很多产品的收益率还是不错的。
根据客户观点定制产品 做到量身定制服务
问:多款与黄金挂钩的“汇聚宝”理财产品实现的是低收益,而没有实现高收益。例如:汇聚宝HJB10089―V(澳元金上加金)产品和汇聚宝HJB10084―V(美元金上加金)两款产品,都是今年8月份到期,但分别只获得了1.00%和0.20%的年化收益率,这是当初设定的低收益。这种情况是否与这些产品看跌黄金有关?
答:收益属于条件收益。收益的获得是根据条件的约定。投资人来购买这款产品前提是对这个条件要充分的理解和认可。所谓条件就是对市场的某一种判断。对市场是看涨的还是看跌的,涨到什么水平或者跌到什么水平,还是一个波段。
回复该发言
中行回应11款产品未达高收益 称未满足约定条件
2 回复:中行回应11款产品未达高收益 称未满足约定条件
yao62369322010-10-25 15:05:05 发表
客户对看涨、看跌有自己的观点,但仅仅是一个观点,或明确或模煳,我们的工作就是根据客户的观点和需求为其定制产品,这是中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按客户的观点把条件列出来,而且把满足这个条件的相关可能收益率计算出来,提供不同的产品方案给客户选择。如果客户能接受,银行和客户就成交。成交后,中行的责任就是,在约定的条件下实现收益。
在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设计中,银行第一要做到的是满足客户的需求,搭建一个客户投资的渠道或平台。比如同时有两个人,一个看涨,一个看跌,都来找中行的客户经理,对于中行而言,我要有一个平台,都能实现两个客户各自的想法,即可能为看涨,看跌的客户各定制一款产品;第二,中行也可能有投资建议给客户参考,但客户对建议会有一个正反馈或负反馈,同样会形成投资者自己的观点。
银行方面不仅给看跌的投资者提供产品,也给看涨的投资者提供产品。“中银进取”系列的一款挂钩黄金的一年期产品,看涨的,2010年9月2日到期的年化收益率是14.66%。
投资者获得了低收益率,没有获得高收益率,这并不能说明是中行在黄金走势(博客专区)的判断上出现了问题。没有实现高收益是因为真实的市场走势和约定的条件不一致。但这个条件是客户认可的,甚至是他当初提出来的。
现在我行绝大多数结构型理财产品都是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定制的,也有少部分是银行方面提出建议的产品,即使这样,也要获得投资者的认可。
任何的设计都有可能实现高收益,也有可能实现低收益;不管是我们建议的,还是客户建议的,最后大家都签约了。买时并不知道未来走势,未来市场出现低收益的可能性一定是存在的。
客户有一定的投资经验和专业判断能力
中行和客户之间不是对赌关系
问: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客户群有什么特征?
答:这些客户有一定的投资经验和专业判断能力,对市场有一定熟悉程度,而且是有观点的客户。这类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有限,不能承担本金损失的,和银行的存款客户有一些类似。但是他又愿意去试一试,去搏取这个高收益。
问:银行在设计产品时对挂钩的标的比如黄金有没有自己的判断或观点?
答:在银行和客户的产品约定中,没有任何银行关于挂钩标的市场走势的判断或观点。银行和客户约定,就是保证约定条件下对应的投资收益能够实现。我们是根据客户的观点来定制理财产品,如果这个客户对挂钩标的没有自己的观点,我们的理财客户经理也不应该向他销售这款产品。
问:在进行产品结构设计时,能否让投资者有更大可能获得高收益?
答:资本市场中看涨或看跌是个零和游戏。有人亏,有人赚,今天赚了,明天可能就亏。看涨的人挣钱,看跌的人一定就亏钱了。在市场中运作,一旦是条件性的,和市场中的某个指标挂上钩了,就有可能获得低收益。例如客户未来看涨,多少天以后看涨,能折换成多少收益率,它有一套定价理论,这属于金融工程。不是说中行有任何倾向性,就能定制出这款产品的结构。中行和客户之间不是对赌关系。
银行按照与客户的约定进行市场运作
问:与客户成交后,银行在市场中如何操作?
答:和客户成交后,银行会按照与客户的约定,在符合相关监管法规前提下进行市场运作,运作的产品种类很丰富,包括各种有业务资格的衍生产品,例如购买符合条件的期权产品。
举个例子,客户看涨,与客户签约后,银行就会按照和客户的约定到市场上去买一个看涨期权。购买期权要缴纳期权费,这就是成本。实际上,这个产品募集的资金在市场上投资是有利息的,这个利息大约就是要支付的期权费,那首先我要保证这个利息能够买得到那个期权。如果期权费高于那个利息,我的产品就设计不出来。
回复该发言
在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设计中,银行第一要做到的是满足客户的需求,搭建一个客户投资的渠道或平台。比如同时有两个人,一个看涨,一个看跌,都来找中行的客户经理,对于中行而言,我要有一个平台,都能实现两个客户各自的想法,即可能为看涨,看跌的客户各定制一款产品;第二,中行也可能有投资建议给客户参考,但客户对建议会有一个正反馈或负反馈,同样会形成投资者自己的观点。
银行方面不仅给看跌的投资者提供产品,也给看涨的投资者提供产品。“中银进取”系列的一款挂钩黄金的一年期产品,看涨的,2010年9月2日到期的年化收益率是14.66%。
投资者获得了低收益率,没有获得高收益率,这并不能说明是中行在黄金走势(博客专区)的判断上出现了问题。没有实现高收益是因为真实的市场走势和约定的条件不一致。但这个条件是客户认可的,甚至是他当初提出来的。
现在我行绝大多数结构型理财产品都是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定制的,也有少部分是银行方面提出建议的产品,即使这样,也要获得投资者的认可。
任何的设计都有可能实现高收益,也有可能实现低收益;不管是我们建议的,还是客户建议的,最后大家都签约了。买时并不知道未来走势,未来市场出现低收益的可能性一定是存在的。
客户有一定的投资经验和专业判断能力
中行和客户之间不是对赌关系
问: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客户群有什么特征?
答:这些客户有一定的投资经验和专业判断能力,对市场有一定熟悉程度,而且是有观点的客户。这类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有限,不能承担本金损失的,和银行的存款客户有一些类似。但是他又愿意去试一试,去搏取这个高收益。
问:银行在设计产品时对挂钩的标的比如黄金有没有自己的判断或观点?
答:在银行和客户的产品约定中,没有任何银行关于挂钩标的市场走势的判断或观点。银行和客户约定,就是保证约定条件下对应的投资收益能够实现。我们是根据客户的观点来定制理财产品,如果这个客户对挂钩标的没有自己的观点,我们的理财客户经理也不应该向他销售这款产品。
问:在进行产品结构设计时,能否让投资者有更大可能获得高收益?
答:资本市场中看涨或看跌是个零和游戏。有人亏,有人赚,今天赚了,明天可能就亏。看涨的人挣钱,看跌的人一定就亏钱了。在市场中运作,一旦是条件性的,和市场中的某个指标挂上钩了,就有可能获得低收益。例如客户未来看涨,多少天以后看涨,能折换成多少收益率,它有一套定价理论,这属于金融工程。不是说中行有任何倾向性,就能定制出这款产品的结构。中行和客户之间不是对赌关系。
银行按照与客户的约定进行市场运作
问:与客户成交后,银行在市场中如何操作?
答:和客户成交后,银行会按照与客户的约定,在符合相关监管法规前提下进行市场运作,运作的产品种类很丰富,包括各种有业务资格的衍生产品,例如购买符合条件的期权产品。
举个例子,客户看涨,与客户签约后,银行就会按照和客户的约定到市场上去买一个看涨期权。购买期权要缴纳期权费,这就是成本。实际上,这个产品募集的资金在市场上投资是有利息的,这个利息大约就是要支付的期权费,那首先我要保证这个利息能够买得到那个期权。如果期权费高于那个利息,我的产品就设计不出来。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中行回应11款产品未达高收益 称未满足约定条件
yao62369322010-10-25 15:05:05 发表
不同的期权价格是不同的。要看跌到什么水平,一个月看跌,三个月看跌和半年看跌,期权费是完全不同的。跌到不同价位,期权费的昂贵程度也都是不一样的。银行是严格按照客户的观点去买了一个对应的期权,这样银行能做到产品到期日那天,期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可能执行后,执行的结果是客户实现投资结果的保证。
问:获得低收益的客户对中行方面有没有投诉呢?
答:截至目前,没有收到客户有关报道中提及的11款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投诉。很多结构型产品的客户都是中行的老客户。他们已经很熟悉这个产品,很接受这个产品。客户判断也会出现失误:认为黄金会跌,但实际上黄金涨了。假如客户按照这种思路到期货市场去投资,可能把本金都要亏掉。但结构性理财产品不仅能保本,而且可能还会让投资者也有投资收益,只是少一点而已。
微利的业务 满足客户的特定投资需求
问:中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利润情况如何?
答:这种结构性理财产品目前市场发售不多了。因为利润很低。做类基金产品涉及资产管理费、手续费等,比较高,而我们开发的此类产品的利润是很低的。在市场中操作,能实现覆盖成本即可,利润空间是很有限的。
问:微利的业务为什么还要坚持去做?
答:客户有这个需要。如果我们中行也不做,那此类产品在市场上真是越来越少了。中行还是很有责任心地想把这块业务保留下去的,满足各类客户的特定投资需求。
问:中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开发设计的团队情况如何?
答:金融市场部运行多年。中行有上海、香港、伦敦、纽约等遍布全球的资金运作平台。人员国际化程度高,这批人员熟悉金融衍生产品运作。不仅是前台,中行的中台风险管理部门,后线清算部门,还有银行高级管理层人员,都有一批专家。这是中行多年积累下来的,也是相对同业而言突出的优势。
问:中行在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创新方面有什么举措?
答:结构性理财产品最早是中行推的。就是因为有客户需求。中行不断完善这个产品,特别是增加了一些流动性的服务:在有些产品到期之前,客户急着要用钱,银行可按照市场的估值为其提供赎回服务。
问:对投资者投资结构性理财产品有哪些建议?
答:投资者一定要看清产品的结构,这个产品确实是你对市场的判断,合约的约定和投资者对市场的判断要一致,在对条件要充分理解的前提下才能做;此外,要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万一实现不了高收益,是个低收益,也要有承受能力。(本报记者张星对此文亦有贡献)
回复该发言
问:获得低收益的客户对中行方面有没有投诉呢?
答:截至目前,没有收到客户有关报道中提及的11款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投诉。很多结构型产品的客户都是中行的老客户。他们已经很熟悉这个产品,很接受这个产品。客户判断也会出现失误:认为黄金会跌,但实际上黄金涨了。假如客户按照这种思路到期货市场去投资,可能把本金都要亏掉。但结构性理财产品不仅能保本,而且可能还会让投资者也有投资收益,只是少一点而已。
微利的业务 满足客户的特定投资需求
问:中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利润情况如何?
答:这种结构性理财产品目前市场发售不多了。因为利润很低。做类基金产品涉及资产管理费、手续费等,比较高,而我们开发的此类产品的利润是很低的。在市场中操作,能实现覆盖成本即可,利润空间是很有限的。
问:微利的业务为什么还要坚持去做?
答:客户有这个需要。如果我们中行也不做,那此类产品在市场上真是越来越少了。中行还是很有责任心地想把这块业务保留下去的,满足各类客户的特定投资需求。
问:中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开发设计的团队情况如何?
答:金融市场部运行多年。中行有上海、香港、伦敦、纽约等遍布全球的资金运作平台。人员国际化程度高,这批人员熟悉金融衍生产品运作。不仅是前台,中行的中台风险管理部门,后线清算部门,还有银行高级管理层人员,都有一批专家。这是中行多年积累下来的,也是相对同业而言突出的优势。
问:中行在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创新方面有什么举措?
答:结构性理财产品最早是中行推的。就是因为有客户需求。中行不断完善这个产品,特别是增加了一些流动性的服务:在有些产品到期之前,客户急着要用钱,银行可按照市场的估值为其提供赎回服务。
问:对投资者投资结构性理财产品有哪些建议?
答:投资者一定要看清产品的结构,这个产品确实是你对市场的判断,合约的约定和投资者对市场的判断要一致,在对条件要充分理解的前提下才能做;此外,要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万一实现不了高收益,是个低收益,也要有承受能力。(本报记者张星对此文亦有贡献)
回复该发言
共有3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