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投资于QDII产品的投资者还是终于获得了一些心理安慰。伴随着美元汇率暴跌和商品市场的快速上涨,海外市场也亦步亦趋出现了明显的波段行情,这令投资于各大海外市场的QDII基金总算有了不错的收益。
根据Wind资讯统计,在近一周和近一月的行情中,工银全球配置、嘉实海外中国、南方全球精选、招商全球资源和易方达亚洲精选都获得了正收益。其中,工银全球配置、嘉实海外中国更是在近一个月内净值上涨了6.5%和3.04%。而在海外市场近来明显走好的背景下,那些后发成立的次新基金更是表现突出,如招商全球资源和易方达亚洲精选的近一周净值分别增长了1.43%和1.14%。
QDII新布局
对于长期被动持有严重亏损的QDII投资者来说,部分老QDII近来的表现也呈现出“水涨船高”的积极态势。从单位净值角度看,较早“出海”的华夏全球精选“恢复”到0.886元,南方全球精选和嘉实海外中国的净值也都跨越7毛这条线,分别达到0.754元和0.709元。QDII净值上涨,多少让这些大牌基金公司挽回了些许“颜面”。同时,那些“后发”出场的QDII“选手”也终于扬眉吐气,站在了1元面值之上,比如,华宝海外中国的单位净值达到1.163元。
事实上,从近年来的QDII市场发展看,尽管该类品种屡次“出师不利”,但各大基金公司还是致力于此类基金的发展,以完善公司自身的产品线,目前基金行业中资产管理规模靠前的大型公司纷纷推出了QDII产品。
目前QDII市场的容量不断扩大,Wind资讯统计显示,QDII产品已达23只。在发展过程中,部分基金实力颇强的基金公司还发行了第二只产品,如嘉实、工银瑞信、华安等。
另一方面,在吸取同行经验的基础上,部分公司在QDII投研力量配置和产品设计方面也得到了加强。如,今年发行的富国全球债券基金和鹏华环球发现基金这两只QDII采取的都是FOF(基金中的基金)的方式,以此规避部分风险。尽管此类方式是否能给投资者带来“盈利效应”还有待观察,但至少透露出,在海外市场走好的背景下,基金行业内部也有很强的创新冲动和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发行的QDII中,有部分基金公司表示不聘用投资顾问。某合资基金公司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独立外方投资顾问未必了解中国投资者特殊的投资需要,而管理QDII的基金公司使用自己的基金经理,是直接对中国投资者负责,会将更加谨慎。”
看好“亚洲因素”
在部分QDII基金经理眼中,亚洲市场成为他们看好的方向。这一方面与这些基金经理投资的主要方向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亚洲因素”在全球资产分布格局中的地位上升有着密切关系。
华泰柏瑞基金公司海外投资部总监李文杰向本报记者表示,亚洲市场能在金融危机后的这1年多与欧美日经济“反向”表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欧美日各国央行在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纷纷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低利率的环境对他们本国经济并未带来起色,但宽松的货币却造成风险偏好的重新提升,亚洲国家由于基本面稳定,吸引了资金流入”,这对亚洲市场应属长期利多。
如何战胜“升值”
不能回避的是,在人民币升值因素背景下,QDII产品的“汇兑风险”也成为前期此类产品业绩的重要因素。不过,在采访中,部分基金经理表示出不同的见解。富国基金一位海外投资负责人认为,即便有着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因素,但就货币角度来说,人民币并不是升值最快的货币,亚洲地区的其他货币的升值速度可能更快。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