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FP供图

珠三角五城市用工荒深度调查系列报道之一
圣诞节和新年两大全球节日将至,珠三角会否遭遇用工荒?南都与中山大学公共事务调查中心联手开展2010年度珠三角农民工深度调查
自金融危机以来,珠三角用工荒及劳资关系多次成为政界及学界的关注焦点。今年年初蔓延在以东莞、中山等新兴城市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民工荒再次掀起了对珠三角民工生存状况、城市产业转型等问题的讨论。一个普遍的观点认为,靠廉价劳动力推动经济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已是公认的趋势。如今金融危机的影响已日渐消退,加上年末圣诞节和新年两大全球节日将至,身为“世界加工厂”的广东能否再次迎来一年一度的出口高峰?今年春节期间频繁发生的因缺工放弃订单的无奈会否重演?用工荒问题是否已通过良好渠道得以解决?珠三角地区经济转型又是否真的到了拐点?为深入解读这些珠三角的经济及民生问题,南方都市报自今日起推出珠三角地区经济问题系列调研报道,深入探讨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和民生的种种现状以及成因。
用工荒仍未有效解决
本期系列报道参考了南方都市报与中山大学公共事务调查中心携手展开的“2010年度珠三角农民工收支结构调查报告”。这项调查深入探究了珠三角地区农民工的生存现状和他们所处的经济环境,帮助我们清晰直观地了解了这个游离在城市群边缘的庞大群体的生存状况。
年初节后去过东莞、中山等地的朋友可能还记得许多街道上企业招工牌、厂房招租广告这一独特景象。记者通过对东莞地区各中小型企业的随机采访及亲身感触发现,今时今日虽然招工广告不再随处可见,但东莞相当一部分制造型企业仍然面临招工难或员工难留的情况。
为获取珠三角地区企业用工情况的第一手资料,记者拨通了多家东莞地区企业负责人的电话,对方的回答出人意料地一致:“还是缺!”问及原因,东莞市虎门冠皇鞋业加工厂厂长朗兴智认为,同类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太严重,加上员工往往心态浮躁,造成了目前制造业不甚乐观的局面。另外全国其他各地劳动环境也有改善,珠三角地区的吸引力已相对减弱。至于产业转型,他表示目前自己持观望态度。
如果缺人情况严重,企业打算采取何种措施应对?东莞市科冠机电有限公司负责人邓启泉表示,企业有心做大,但招工难的问题一直没能有效解决,为了工厂的运转,公司只能努力控制成本。一方面也不放弃继续招工。不过问及是否愿意通过加薪招徕人才,该负责人意见有所保留。东莞市虎门杰龙服饰厂老板金华杰则表示,不仅招工难,服饰行业的利润经过重重压缩也所剩无几。自己打算找机会看其他行业有没有更好的机会。
事实上除了外部环境,不少农民工认为企业本身提供的薪酬对员工的吸引力至关重要。由于国家西部开发、中部崛起等区域战略规划,很多农民工选择在离家更近的地方企业打工,而且很多人表示“收入也差不到哪里去,而且更方便与家人团聚。”可见长期偏低的工资水平,加上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压力都是珠三角用工荒的“祸首”。企业则认为自己亦有难处。记者采访一家服饰厂总经理邓某时他无奈地表示:“不是我们不愿意为员工加薪,目前经济形势仍不明朗。我们拿到的订单大多是中短期的急单,企业利润十分有限,甚至有的还要亏本,因此不敢大幅调高员工工资。”
民工荒事出有因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