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夜幕中的建设集团。南都记者高贵彬摄
作为深圳两万基建工程兵的“大本营”,深圳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设集团”)在深圳曾有过辉煌的历史。2007年建设集团进行改制,由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投控公司”)保留29%的国有股权,公司186名员工持有71%的国有股权。但员工无力支付改制购股权款,欠下3.69亿元的债务难以偿还,建设集团去年被深投控公司告上了法庭。
今年国庆节过后,“总经理私下大量收购员工股份”的消息在公司内部传开,犹如一声惊雷炸开掀起千层浪花。不少老员工称,公司决策层早在今年6月份就与深圳市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科公司”)洽谈收购事宜,担心总经理私下收购影响建设集团的出路。不久后,一份封面标明平安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起草的《深圳建设集团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曝光,引来平安和万科竞相收购建设集团的猜测。
对此,万科公司表示,目前该事项处于常规的议价及条款磋商程序中,双方尚未达成任何合约。而平安集团否认收购事宜。市国资委已经介入调查此事。
改制:分七档在公司内部分配股权
1983年9月15日,两万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到深圳,成立了深圳市建设(集团)公司。建设集团早些年属于国有独资公司,由深投控公司持有100%的股权。2007年建设集团实施改制,深投控公司保留29%的国有股权,转让给公司经营者和员工71%的国有股权。
由于《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不能超过50人,建设集团全体持股员工委托集团下面的两家工会作为持股载体,以建设集团工会和家园物业工会社团法人名义进行工商登记。根据《深圳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经营者与员工持股实施方案》,结合岗位分七档在建设集团内部分配股权,其中董事长级别最高配股3000股,级别最低的员工为120股。
问题:职工无力支付改制购股权款
南方都市报记者了解到,建设集团2007年实施改制时净资产确定为7.326亿万元,员工持股71%需支付深投控公司5.2015亿元。2007年6月份,公司员工股东首期支付深投控股权转让金总额的25%共计1.3亿多元,其中员工实际出资约1.03亿元。建设集团和建设集团工会于2008年2月份向深投控公司承诺,建设集团工会2008年9月底前向深投控公司支付股权转让款余款3.9亿元,但目前这笔欠款仍有3.69亿元没有支付。
深投控公司一直追缴建设集团欠下的余款,建设集团员工和两家工会却无力支付。为此,深投控公司去年5月份将建设集团告上了广东省高院。南都记者从一份内部资料看到,由于工程承包业务毛利率下降、持有的2000万股天房发展股票市价大跌等原因,建设集团2008年发生近2000万元的亏损。此外,建设集团投资合肥房地产等项目向银行大量贷款,背上了沉重的还贷包袱。
挽救:决策层拟引进万科进行收购
作为深圳最早期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建设集团拥有国家房屋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广东省范围内仅3家公司有此资质,可以承担国家各项大型工程),该资质将在今年年底到期。今年6月份,为了保住“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建设集团决策层拟引进万科公司进行收购,且就此事组织了持股员工进行表决,90%以上持股员工同意将所代持之全部股权转让给万科。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