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又一次说明:陶瓷建材业真正步入了后展会时代。
深刻地洞悉行业发展的本性和趋势,与时俱进地创新永远是赢得竞争的不二法门。
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坦腾在研究“创新问题”时提出两类路径:一是维持性的创新(SustaininsInnovation),即向市场提供更高品质的东西;二是破坏性创新,从产业的薄弱环节进入,颠覆市场结构,进而不断升级自身的产品和服务,爬到产业链的顶端。用克里斯坦腾教授或者奥地利最为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特的观点来看,都是要进行“破坏性地创造或创新”,换言之,要颠覆一些无法与时俱进的陈旧经营模式。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内销市场已经连续多年保持15%以上增长,年销量突破了6500亿人民币。这样无比巨大的蛋糕不断吸引了大量企业进军陶瓷建材市场,致使内销市场竞争遍及大江南北的城乡市场,当下的陶瓷市场可以说是竞争无处不在,商铺租金不断上涨,人工、材料及能耗不断上升,加上市场无序竞争、行业优胜劣汰、厂商博弈的乱象困境,迫使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并确定:在营销模式已发生了颠覆式革命的新时代,陶瓷建材企业的营销出路到底在哪里?
这时候,部分潮州卫浴企业“剑指终端”、“大胆探路”的创新实践带给我们的启示不仅显得弥足珍贵而且是如此的必要和及时。
一言以概之,创新营销是大势,是时候变革了。
对于中国陶瓷建材产业来说,竞争的最终本质将是营销与品牌,未来三五年,没有营销的企业将没有未来。进入后展会时代,要求企业从研发、产品规划、调研论证、产品陈列、终端展示等等,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全方位升级,更预示着陶瓷产业营销思路必须进行深刻转变。对于众多试图“龙门一跃”的中国陶瓷建材企业来说,营销模式创新已成大势。
如何抓住趋势和需求,以超常规的创新模式来塑造强势品牌,以创造性的资源整合来“造一个市场”。从而从传统投入式拉动做营销过渡到全方位整合资源做营销,“跳出常规做营销”,就需要企业有非常之举。
反观陶瓷行业的现实格局和未来趋势,我们看到了什么?


在一级市场,陶瓷建材“大卖场”大规模扩张为导向的市场分销模式,正在遭遇瓶颈。一方面,大卖场大规模积累的经营面积、成本、能力与市场容量发生根本矛盾;另一方面,这样的矛盾引发了制造商、经销商和大卖场关系的博弈,甚至引发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对峙。分销模式的优化升级已成燃眉之急。 另一方面,在一级市场,以百安居(查看地图)、美克美家(查看地图)为代表的家居独立店品牌分销模式也在系统性的修炼中实现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获得自己的市场地位,而且正在不断渠道下沉。
那么在当下,在展会之外,陶瓷建材企业如何开辟营销新路? 其创新的可能性和实操性又在哪里?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