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教育讯 《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北京教育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第六章教育体制改革中提到“制定和完善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本市高中阶段教育”的办法,但具体模式并不明朗。而北京市丰台区教委推出的,在来京务工人员子女相对集中地区,兴建一个专门的高中学校,从这些学生家乡引进优秀教师、教材,孩子完成高中课程后回乡参加高考的举措,因具体明晰,一时间引来众多关注的目光。
“浙江村”有望成首个试点
丰台的大红门地区有一个著名的“浙江村”,这里聚集着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据了解,他们中绝大部分人已成为在京常住人口,有很多家长已在北京置办房产,并将家中老小接到北京居住,子女也转入北京上学。
记者从丰台教委获悉,目前区教委领导班子提出了一种新的办学构思,即在来京务工人员子女相对集中地区,兴建一个专门的高中学校。可能会从这些学生家乡引进优秀教师、教材,使教学课程与当地衔接,便于这些孩子回乡高考。当然,在师资待遇、生源招收等方面还要进行一定商榷,未来,大红门地区的“浙江村”非常有希望成为首个试点。”
不过,一些教育界人士普遍对于这种办学模式是否能顺利与当地衔接持谨慎态度。“在北京上学,考核主要参照北京地区标准,即便可以参照本省的标准,由于学生来自同省的不同地区,参加高考后,所在地区的水平不同,实际参考标准也存在差异。”一位教育业内人士分析,“师资问题也非常重要,如果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即便是课程内容与考核标准都可以衔接,也不能保证回乡学生在当地高考中能占据优势。”
外来务工人员的“福音”
在大红门地区百荣商城销售服装的李阿姨在北京工作10年了,她说:“这些年我们早就习惯了北京的生活,工作重心也都在这边。我女儿明年就初中毕业了,还在犹豫要不要回宁波读高中。因为在这边上学的话,最后还要回去高考,教材又不一样,很伤脑筋。听说在朝阳区就有专门的福建班,他们可以在北京接受福建课本教育,回去后直接参加高考,很方便的。”她建议,在大红门的商户80%都来自浙江,要是能出现一个浙江班或者浙江高中,对外来务工人员来说真是一大福音了。
户籍改革仍为热点
大红门的“浙江村”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是专门批发服装鞋帽的商贸城。来自温州的陈先生已在这里做生意6年,家庭条件较优越,因此在联系上接收高中,交了借读费之后儿子小亮便顺利地进入高中学习。陈先生说:“小亮是初二来北京上学的,参加中考后我们好不容易联系上一所高中把他送去了。但是由于户籍限制,高考还是要回浙江的。北京和浙江的高考都是自主命题,所以学的教材和教的方向就不一样了。所以,小亮回去参加高考是吃亏的,毕竟系统不一样。在这里,有很多温州来北京上高中的孩子,要是能有一所针对浙江学生建立的高中就好了,使用浙江教材,哪怕多交些学费我们也愿意。”
在大红门鞋城工作的张先生来自绍兴,他的女儿张雪(化名)在北京参加中考后回老家了,他说:“还是因为户籍原因,在这里继续三年高中再回去高考还不如中考考完就回去。至少,不用担心高中学习教材不一样,还能早点适应老家的教学环境。孩子回去读书不在身边,她妈妈每两个月就要回绍兴一次,还是不太方便。”
他告诉记者,广东省早就规定,流动人口子女只要在广东连续读满3年高中,就可以与当地户籍考生一样参加高考。“如果能有一条相同的政策方便我们外地生在北京参加高考就好了,即使录取时按照原户籍地分数和录取比例录取我们也会感到非常满意。”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