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财经的其他话题……

返回财经……


我收藏的爽吧……


深圳该是什么样的“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

1 深圳该是什么样的“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
li1371352010-10-26 10:45:05 发表
昨天,深圳各大媒体都突出刊载了一条消息:国务院近日原则同意修订后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在国务院的批复中,不到两年的时间之内第3次重申了深圳是“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的定位,只是此次的用语是“深圳市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2009年1月,在国务院通过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要求深圳“强化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地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际化城市”。
2009年5月,国务院批准的《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使用了基本相同的表述。
不难看出,国务院的最新表述,用更为肯定的语气,强调深圳已经是“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不少人因此而欢欣鼓舞,其实大可不必。今年3月,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公布,其中把上海、北京、天津、广州、重庆列为“国家五大中心城市”,深圳没有列入其中,也有人立即发出“深圳再次被抛弃”的不自信声音,同样是小题大做。客观的说,深圳是不是“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不是靠行政命令能够任命的,也不是通过行政命令可以撤销的,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发展存在。
但是,不容回避的是,深圳的“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地位,多年来始终受到一些人的质疑,最重要的理由,就是在珠三角一条只有100多公里的纵轴上,依次有香港、深圳、广州等3个经济中心城市,在布局上是否科学?在现实中是否可行?
实事求是地说,这样的质疑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关键是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原因——特区。
如果不是因为香港,如果不是要建立一个向香港学习的经济特区,国家不可能在距广州100公里左右的地方再规划一个同样规模的特大型城市。看一看深圳1980年版、1986年版甚至是1996年版的城市总体规划,就不难看出,几乎没有人想到,深圳会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和成就。根据1980版总规,远期规划特区人口只有60万人。1986年版规划,预计2000年特区人口规模只有80万人,暂住人口30万。就算是1996年版,规划的2000年人口规模也只有400万,2010年430万,都与今天的实际情况差距甚远。
因此,深圳的“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地位是自己“生长”出来的,而不是规划出来的。但是,深圳究竟应该建设成为什么样的“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却是我们不能回避的重大方向选择。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曾提出过衡量世界经济中心城市的7项指标,包括:主要的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国际性机构的集中程度;商业服务、第三产业的高度发展;具有国际意义的加工工业等主要制造业的中心;国际性的港口、国际航空港等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城市人口达到一定的规模。此外,城市的经济总量、经济吞吐和辐射能力、对国内外的合作、竞争与交往能力,包括进出口贸易总量等也非常重要。
用这些指标来量度深圳,深圳不仅在7项指标上都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且在经济总量这一项上更具优势。10多年前,深圳的经济总量已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根据规划,5年后深圳的经济总量将达到1.5万亿左右,相当于香港今天的水平。
尽管如此,由于香港和广州在地域上和经济腹地上的限制,再加之深圳自身土地狭小的先天不足,深圳如果不能形成自己独有的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特色功能,要想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要想发挥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作用,都会极不容易,甚至逐渐边缘化。
那么,什么样的特色功能能够突破以上这些条件限制呢?
其一,创新无边界。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深圳该是什么样的“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
li1371352010-10-26 10:45:05 发表
传统经济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主要体现在产业配套方面的上、下游合作,而深圳的新优势在于技术创新能力超群,业态创新能力出众。在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的资源整合能力早已超越了地域的局限。华为、中兴的全球布局,迅雷的无边界扩张,华侨城、华强文化的跨地区复制,都证明了一点,产业创新的辐射力无边界。
其二,服务无边界。
从世界上最著名的经济中心城市来看,无一不是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的领军者。在现代产业的利润链条中,制造始终只是处于低端,而金融服务、现代物流、设计、创意、市场渠道、议价和定价、中介等领域才是“微笑曲线”的两极。深圳毗邻香港,发展高端服务业有着国内其它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日前,温家宝总理在深圳重点视察前海深港服务业合作开发区,并视之为深圳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也说明了这一点。CEPA的服务贸易补充协议签署以来,深圳对这一政策仍有巨大空间可以利用。深圳在服务业站得越高,辐射力会越强,辐射区会越远。
其三,环境无边界。
经济中心城市的又一个特色功能,当属制度优势,或者说是营商环境。没有难以超越、难以复制的环境优势,发展总部经济不可能,吸引一流人才也不可能。深圳需要重新通过体制创新、文化创新,打造具有新型价值观的“容器”,使城市回归中国的国家创新型城市、“人力资源中心”、“商业机会中心”、“商业模式发生中心”的历史地位。
总之,深圳特殊的区位,决定了深圳必须永远思考要做怎样的一个“全国经济中心城市”,这个答案是任何文件的规定都回答不了的,只有靠我们的双手去实现。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