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科技专栏作者 方三文
到目前为止,在美国三大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企业,超过230家。如果把这些企业的市盈率做一个列表,与A股对比的话,会有很有趣的发现。
A股的基本规律是小市值公司估值高,大市值公司估值低。因为据说小市值的公司才“炒得动”。
但美股上低市盈率和低市值的却往往是同一批公司:
而百度这样的巨无霸,还有上百倍的市盈率。而最近上市的学而优、乡村基、搜房,也朝百倍市盈率奔了:
那么美股的基本估值规律又是什么?
前几天我参加一个美股上市公司投资交流会,一位上市企业ceo对美国资本市场的估值愤愤不平。他说,中国制造企业在美股上估值都不行,只有特定行业才能获得高估值,比如互联网。
我觉得这位ceo只说到了一个层面。餐饮行业够传统吧,为什么乡村基能获得那么高的估值呢?
其实美股估值的基本规律,核心就是一个词:创新。
美股市场上高估值的公司,基本都符合两个特点:要么行业整体是创新的,比如互联网、新能源;要么是传统行业公司,但是企业的业务型态有创新,比如乡村基,分众传媒这样的。
为什么创新如此重要?
投资企业,投的是企业的未来,也就是增长。那么增长来源于哪里?
增长有两个来源:
一是能创造新的需求,这得靠技术创新、产品创新。
二是要抢夺别人已有的市场份额,这得靠业务型态创新。
从这个角度看,美国资本市场的估值,是抓住了企业的实质的。当然创新本身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不确定的事情之一,所以创新估值搞错也是常事。
所以相反来说,有两种企业是很难获得高估值的:
1,同质化竞争的落后者。
2,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企业本身把控不了的外在资源,而不是自身的创新能力。
二级市场上的投资,以及上市融资,也许可以从中找到些许规律。
作者简介:
方三文:“i美股”创始人。曾先后任职于《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报》,创办雪球财经之前担任网易执行副总编。
回复该发言